“全球營運 本土智慧”
中集貢獻企業營運智慧
從上半年的車輛總銷量8.15萬臺數據來看,中集有望突破觸及2010年創造的15萬臺歷史高點的車輛銷售紀錄。“車輛板塊業務成績源自于中集‘全球營運、地方智慧’的理念。”在李貴平看來,“如果將中集車輛未來的營運模式比作一串項鏈,‘全球營運’就是主線,‘本土智慧’則是顆顆珠寶。沒有‘全球營運’,‘本土智慧’就會失去應有的價值;而失去‘本土智慧’、‘全球營運’也將毫無光彩。”
全球運營的價值在于中集作為一體化的企業可以發揮統一協作的優勢,打通內部管理體系,在市場拓展、采購等業務談判上,整合公司所有資源提升市場競爭力地位。以中集車輛業務的核心零部件采購為例,2010年,中集車輛通過海外收購而設立的美國Vanguard公司,在與提供核心零部件的美國供應商CEO談判時,讓對方按既有的談判套路提出最多在原價2500美元/副的基礎上降價4%,即100美元。然而,當中集車輛負責人提出將中集車輛全球供應鏈的集中采購面向供應商后,對方爽快地答應讓利14%,達成了2150美元的采購價。
本土智慧的價值對于所有收購的海外企業,中集主要通過董事會治理結構進行管理,不干預具體經營決策,管理團隊以當地人員為主,發揮本地經營優勢。數據顯示,中集車輛全球共設有295個生產及研發基地,海外員工3000人,發揮當地員工的本土智慧不言而喻。
“這一理念也會是中國企業海外拓展、自強發展的依靠。”李貴平表示,目前中集在美國的產品,也不是百分之百都在美國造,可能有一大半的零部件在中國造,然后運到美國去,把它組裝成整車。“這個車在美國也是美國制造,但是的內涵是跨洋制造。”李貴平表示,中集依托中國制造為基礎的全球供應鏈,通過全球營運不斷優化生產效率,同時充分利用全球技術人員智慧的跨界跨境設計,把所有的設計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做混搭,“未來兩三年在中國市場推出的車型,將基本上按照歐洲的元素、標準設計,提供更多車輛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