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為全聯接大會展廳。
IBM的創立者托馬斯·沃森曾說“全世界只需要5臺電腦就足夠了”,在現在看來,這一“預言”已經過時。在昨日召開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以下簡稱HC2017)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表示,未來全球將有五朵“云”,而華為要和伙伴打造其中之一。
在這次大會上,華為云為全球開發者帶來新的企業級AI、公有云解決方案、華為智能云平臺、混合云解決方案等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還分享了華為云業務部門(Cloud BU)在過去幾年積累的技術、與合作伙伴聯合打造的解決方案以及成功實踐,進一步向業界宣示華為云的戰略決心。“雞蛋從里面打破是生命,從外面打破是煎蛋”,郭平說,進軍云市場,華為會主動把握機會,時不我待。
華為云在重點行業加速落地
HC 2017的主題是“Grow with Cloud云領未來”,華為認為數字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已經從過去的存量式增長進入到增量式增長的階段,在全面連接、全云連接、全智能連接的基礎上,激發城市與行業增長的新形態、新方式、新路徑。
云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華為首先以自己為實驗田,從第一個階段“制造上云”,即單純實現辦公管理信息化,到第二個階段“制造云”,實現研發生產營銷上云,走向第三個階段“智造云”,把AI 大數據與行業結合供應鏈,利用AI技術打通供貨、物流、倉儲、報關、運輸、簽售。
在HC 2017的展區,華為展示了如何實現自身的智慧化物流轉型:通過應用AI,華為實現智能裝箱,根據物品特征如大小、形狀等多個參數,提供最佳裝箱方案,以集裝箱3D仿真可視,將其利用率提升6%;報關環節,將AI應用于海關遵從度分析,根據歷史數據和匯率變化等,發現海關數據異常提前預警,實現報關一次通過;在倉儲環節,設計最佳貨物擺放分類、優化提貨路徑和倉儲空間,將華為倉儲運作效率提升10%。通過優化發貨節點,每年節省成本數千萬。
除此之外,華為云也在政府、金融、制造等重點行業加速落地:在華為的支持下,深圳交警部門用AI平臺預篩選違章圖片,可提升約10倍的篩選效率,雙方聯合打造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還獲得了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頒發的“2017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創新產品獎”;通過采用華為公有云,“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實現了21萬/分鐘的瞬間波峰、億級消費者訪問數以及3周業務上線;華為和德國電信合作“開放電信公有云”,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等十家頂尖科研機構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科學云,支持全球超過500所高校、8000名科學家協同工作,幫助CERN將上線周期從90天降低到15天,采購成本下降30%,總體運維成本減少67%。
華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華為共發布了10大類共65個云服務,擁有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地支撐團隊;云服務合作伙伴群體超過1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