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航城大道南側,中德(歐)產業示范園正式開園。
寶安中心區萬豪酒店內,中德創新與數字化經貿合作論壇召開,迎來各界“大咖”論道;寶安區圖書館南廣場,“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迎來眾多市民;航城大道南側,中德(歐)產業示范園正式啟用。
12月2日至6日,一系列對德交流活動在寶安連續舉行,通過建設平臺、促進商貿、加強交流等方式,進一步促進雙方多層次合作,助力寶安打造中德(歐)產業合作區、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推動寶安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寶安對德(歐)合作全面開花。目前,寶安設立了駐德國辦事處,加入了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成立了中德合作基金,兩地經貿合作活躍,全區有2200余家企業與德國、歐洲有貿易往來,其中與德國貿易有往來的企業有2000多家,今年上半年對歐洲進出口額占全部進出口總額達到13.9%,形成了“北有太倉、南有寶安”的中德合作格局。
1
平臺:中德(歐)產業示范園啟用
5,4,3,2,1!啟動!昨日下午,寶安重點投資打造的對德(歐)合作平臺——中德(歐)產業示范園正式啟用。
該園區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航城大道南側,地處灣區核心地段,臨近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全球客戶可便捷往來。園區總建筑面積7.95萬平方米,由1棟綜合樓、3棟研發辦公樓和1棟配套公寓組成“人字形”的布局,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智創中心”。
據了解,產業業態方面,該園區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優先引入德(歐)及海外隱形冠軍、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機構),引入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智能制造等國際領先產業,打造中德(歐)產業共生鏈與產業集群。
在昨日的啟動儀式上,德國史太白經濟促進會、荷蘭紅橡樹投資有限公司、德國亞森集團等5家單位簽約入駐園區,園區總營業額未來將突破50億元。
在全球合作大背景下,寶安對德(歐)合作穩步推進,并且得到了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等單位的大力扶持。去年11月4日,在2019寶博會開幕式上,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為寶安區授牌“中德(歐)產業合作區”,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為寶安區授牌“中德(深圳寶安)中小企業合作區”。
隨著該園區的啟用,寶安將持續提升對德(歐)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高位對接德國制造業和高端技術,加快引進和集聚德(歐)優質資源,全力推動中德(歐)產業合作區、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的建設,爭取打造中德(歐)合作項目的重要承載地和孵化器,以“德國+”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園區周邊產業、生活服務配套設施齊全。啟用之后,園區將定期舉辦德國啤酒節、文化節等相關活動,形成融生態化、智能化為一體的高端綠色智慧園區。
另據了解,園區二期將建設“中德(歐)灣谷”,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為國際產業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產業發展空間,打造輻射全球的科技創新產業生態鏈。
2
商貿: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合作步步深入
12月2日下午,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南廣場,嘉賓攜手啟動了象征中德企業友好合作的“時光沙漏”,以此為“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揭幕。
童年回憶口力橡皮糖、網紅爆款護手霜小甘菊、純正德系血統德斐爾藍牙耳機……在文化展上,市民足不出“國”就能買到精選德系好物。此次展覽為期5天,活動分為品牌文化展覽和德國品牌集市兩大板塊,共計20家德國企業參與。活動期間,中國德國商會的“走進德國”官方直播間也在淘寶直播同步上線,與線下進行聯動,用創新協作的方式助力中德經貿合作。
作為深圳的經濟大區、產業大區,寶安一直堅持“走出去”戰略,助力企業拓展營銷市場,進出口總量連續多年居全市前列,與德國建立密切的貿易合作關系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漢莎、雪花玲、偉嘉、美樂家等德國知名企業,已在寶安投資發展20余年。“寶安對漢莎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深圳漢莎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Benjamin Scheidel表示,寶安營商環境十分優越,自落戶以來,寶安區政府給予企業很多支持和幫助。
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合作步步深入。2016年11月,由寶安區委區政府倡導,寶安區工信局牽頭,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欣旺達等17家企業發起了深圳市寶安中德(歐)產業發展合作聯盟,并設立20億元中德合作基金,推動中德貿易往來。
這種模式將區內有升級需求、有發展空間的優質制造企業集合起來,共同拓展德國市場發展空間,也引進了德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近兩年來,德國漢諾醫療“中德醫療技術轉化中心”、“灣區中德教育與經濟協同發展示范基地”等30多項對德合作項目相繼落戶,為寶安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力量。
今年6月11日,海洋環境監測智能化應用創新中心在寶安區的華測檢測總部簽約,正式啟動一期項目——應用于海洋環境監測樣本獲取的智能仿生水下機器人研究。該項目即是寶安區智能裝備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與不來梅雅各布大學、深圳大學、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將圍繞具體海洋智能化應用場景開展合作。
工業大區對接制造業傳統強國,成果豐碩。寶安企業影石公司與德國徠卡公司聯合設計,打造全球首款搭載徠卡鏡頭與一英寸傳感器的運動相機,大大提升了運動相機成像質量;欣旺達公司成為德國本特勒公司全新電動汽車底盤系統2.0版本唯一電池供應商;引進像工場(深圳)、泰克美德、曠策科技等3個德國團隊落戶寶安海歸島;深圳福之島公司則與德國AAT Automation Gmbh合資成立公司,在航空物流、航空港設備維修等技術方面開展合作。
據悉,2019年寶安對德進出口總額達13.75億美元,對德進口額和出口額均在歐盟28國中排名第一。目前,寶安對德出口企業有1500多家,其中16家企業年度出口超過1000萬美元,出口商品超千種,寶安則從德國進口各類商品1400多種。
3
交流:向人才交流技術創新邁進
3日上午,中德創新與數字化經貿合作論壇在寶安開幕。
在這場思維盛宴中,德國及歐洲官方政府在華機構代表,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及歐洲知名企業在華代表,學界、科技界“大咖”,深圳市及寶安區企業代表濟濟一堂,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的中德科技創新、數字化經貿合作等交流觀點、碰撞智慧、建言獻策、暢享未來。
“我們永遠都準備著,能夠搭建更多的橋梁把企業家和企業代表匯集在一起交流,讓交流更為緊密。”中國德國商會董事會主席、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在發言中表示。
誠如其言。為促進對德(歐)合作交流,近幾年來,寶安每年均選派9至10個批次團組前往德國洽談合作,同時在中國本土舉辦或參加中德工業設計合作交流論壇、對德(歐)投資營商環境推介會、中德(寶安)投資合作論壇、中歐高新技術交流洽談會、寶安中德企業家聯誼會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在經貿投資、技術合作、人文交流、職業教育等眾多領域,與德國政府部門、機構及企業等建立定期互訪溝通機制。
與此同時,德國相關企業、社團、政府機構也積極組團訪問寶安,參觀考察寶安企業,并與寶安區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中德產業聯盟和企業就產業發展現狀交流,探討雙方在產業、教育、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共有190多批次德國團組到訪寶安,推動了兩地合作交流。
德國職業教育全球知名,寶安也積極引進德國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也推動了一批“產學研”人才培養項目提質提效。一系列的深度合作,表明兩地在良好的經貿合作基礎上,正向著人才交流、技術創新的更高層次邁進。比如,寶安與德國史太白大學、不萊梅大學、薩安州工程師協會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在科技創新孵化及高等人才教育及職業培訓等領域進行合作;加快引進烏爾姆科技孵化器、史太白集團離岸技術轉移中心,推動建設中德科教園、德國手工業協會廣東培訓考試認證基地。
對德人才交流工作扎實開展,為寶安的產業發展培養更多人才。比如,寶安與德國F+U教育集團達成協議,連續三年開辦中德“雙元制”實驗班,邀請專家開展雙元制師資培訓,全力鍛造一批“寶安工匠”。此外,寶安已舉辦中德產業合作總裁班16期,自2016年起,區內的企業高管235人在總裁班上學習到德國的管理經驗。
(楊路輝龍飄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