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智能公交試驗車輛。深圳商報記者廖萬育通訊員葉振峰攝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交通范例,11月1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透露了深圳智慧交通發展成果及思路。其中提出要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制定面向社會開放城市級交通運輸數據的標準規范,鼓勵企業運用交通數據創新創業。
每年自動核發各類證件及年審近540萬件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稱,深圳智慧交通建設已取得較多成果,從便民服務、運輸安全管控、城市交通治理等方面,對城市發展都起到了支撐作用。
在政務服務方面,深圳在全國首創網約車許可“無人工干預自動審批”。從申請到證件核發,全部在網上系統自動辦理,現已覆蓋110個事項,每年自動核發各類證件以及年審近540萬件。在公眾出行方面,大力推動乘車碼,目前每天掃碼乘車在400萬人次左右,讓市民乘車更方便。
深圳也積極支持新技術與行業監管融合發展,提升運輸保障能力。早在2012年深圳就推出了出租車車載智能終端技術規范,通過設備規范了計價服務,這兩年智能終端又進一步升級,主動識別疲勞駕駛、違規行駛以及拒載等。在規范管理方面,深圳將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引入共享單車領域,采取“定點停放、入欄結算”的管理模式實現精準停放管控,用戶的定點停放比例高達95%;此外,在行業效能方面,將5G技術引入港口運營,實現遠程自動化作業、無人駕駛、視頻實時回傳。在智慧交通領域引入新技術,為城市交通治理帶來新的活力。
推進數據開放,加強城市“交通大腦”建設
針對未來發展,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透露,將持續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加強城市級“交通大腦”建設。推進建設綜合運輸一體化賦能平臺,構建“大平臺小程序,大生態小應用”的智慧交通運輸新體系,提升海陸空鐵多方式聯網聯控和綜合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我們要制定面向社會開放城市級交通運輸數據的標準規范,鼓勵企業運用交通數據創新創業”,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智慧交通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深圳還將加快推進城市級、區域級MaaS服務示范建設。加強政企服務合作,精準適配用戶出行需求與服務供給,以綜合樞紐為載體,整合區域及城市范圍內航空、軌道、客運等多交通方式資源,實現區域交通出行、客票預訂、信息服務、一體支付等聯程聯運便捷服務。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落地應用
深圳近年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迅速,為鼓勵引導新業態發展,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已會同發改、工信、交警等部門,相繼出臺了《深圳市關于貫徹落實<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的實施意見》《深圳市關于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的指導意見》,鼓勵企業在依法合規的情況下,在深圳先行先試,為未來出行模式開展有益探索。
截至目前,深圳已公布的智能駕駛路測開放道路累計超過144公里,全市60余家自動駕駛相關企業組建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促進會。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表示,將繼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示范應用。包括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基礎設施,研究建設車路協同等新一代道路基礎設施,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應用。
【深圳商報訊】(記者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