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愿做連接院校和企業的“橋梁”

發布時間:2020-05-25來源:深圳商報編輯:經營中心-實習01

圖為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會長潘占春。

“作為科技工作的傳播者,最重要的是努力打造科技傳播平臺,促進優勢互補、技術交流、資源共享,幫助更多院校和企業開展合作,推動成果轉化。”近日在接受深圳商報專訪時,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會長潘占春如是說。

從科技實驗者到科普工作者、科技實踐者,潘占春經歷了多次身份的轉型。

航天員南下推廣載人航天工程技術

來深之前,潘占春在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服役,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接受了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的千錘百煉。與深圳結緣,源自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

因為有著豐富的航天員訓練經驗,潘占春作為專家經常來深參與籌備該研究院。2014年,研究院在龍崗掛牌成立,成為中國航天員中心開展基礎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航天科普教育及國際交流合作的綜合性平臺。

2017年,潘占春一手參與籌備的180實驗艙在完成科研任務后,因沒有后續任務處于閑置狀態。為了挖掘這一項目的科研價值,2018年1月,潘占春獨自一人南下深圳,并決定長期駐扎在這里。擔任該研究院理事長后,他同時從事科研、科技轉化工作。

在潘占春的牽頭下,研究院開展了多項與企業對接的技術轉化。同時,研究院如今已被打造成為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場館內擁有國內最大的密閉受控生態生保實驗艙、天宮一號航天器等豐富多彩的航天類展品,建立了航天科普隊伍,開展各項與載人航天工程相關的科普及研學等活動。

成了深圳航天科普代言人

潘占春幾乎成了深圳航天科普的代言人。深圳許多中小學的航天科普展覽、講座,都有他的身影。擔任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會長后,他結合航天科技資源開展航天科技傳播工作,將航天科普送進學校、送進社區。此外,還將航天知識送出去,去年底到廣西多所中小學連續開展航天科普講座。

潘占春用普通淺顯的語言為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讓他們能感同身受地體驗到科技的魅力。他的講座常常爆滿,也因此“收割”海量粉絲。

搭建科技傳播平臺促成果轉化

基于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平臺,潘占春著手整合全市科技傳播資源,推動院校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院校成果轉化。

4月以來,在潘占春牽頭下,促進會組織了多場院企走訪活動,參與企業包括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邁瑞、北斗國芯、麥格雷博等。

疫情暴發以來,促進會在科技傳播方面積極作為,在中國科協指導下舉進行了“藍領行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并開展了由深圳市科協、深圳市科技志愿服務總隊指導的科技志愿服務。春節期間,促進會率先開展科普宣傳,制作深圳市科學館新冠病毒科普長廊,并制作了科普掛圖4000多份送往深圳各工業園區、公共事業部門。為促進復工復產有序開展,促進會組織多場網絡直播,內容涵蓋職業發展規劃、法律維權、創業創新等方面。彼時,遠在美國的潘占春參與錄制大型系列視頻《抗擊疫情科學家在行動》,與20多位深圳科學家共同發出“科普好聲音”。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潘占春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發揮促進會的會員優勢,為政府與企業、院校與企業搭建溝通橋梁,為科技傳播做貢獻。

深圳商報記者劉娥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