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日舉行的“深圳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任務清單”新聞發布會獲悉,深圳最新推出的《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簡稱《重點任務清單》),涵蓋14個重點領域,提出210項改革舉措,全面打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克服疫情影響,支持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提振企業信心,助力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
市發改委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市場化方向,努力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構建了“企業沒有事政府不插手,企業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業有難事政府不放手”的新型親清政商關系,是國內市場干預最少、營商環境最優、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城市之一。同時,深圳近年來把優化營商環境列為“一號改革工程”,舉全市之力陸續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解決一批企業和市民關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目前,深圳營商環境實現了辦事效率和便利度、市場主體感受度、公平透明可預期性等方面的3個“明顯提升”。2019年,在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深圳排名全國前列。
深圳此次順應市場主體期待,對標世界一流以及世界銀行評價體系和國內評價體系,“精準式、點穴式”制定《重點任務清單》,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全面實施“一網通辦、智慧秒批、精準服務”政務服務模式,充分利用科技賦能營商環境建設,以“先行示范”的標準持續將營商環境改革向縱深推進,以此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共克時艱,推動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記者注意到,《重點任務清單》條條都是“干貨”,涉及商事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政設施接入服務、不動產登記、企業融資、納稅服務、跨境貿易、法治保障、公共資源交易、勞動力市場監管、政務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市場監管、包容普惠創新等14個重點領域、210項具體改革舉措,惠及企業和市民。
值得一提的是,《重點任務清單》突出“十大智慧精準服務措施”。作為科技創新城市,深圳利用大數據、5G、人工智能、云服務等高科技手段,推行“智慧開辦”新模式,打造“智慧投資”新平臺,增強“智慧報裝”新體驗,開展“智慧登記”新業務,完善“智慧金融”服務平臺,升級“智慧稅務”服務系統,構建“智慧口岸”服務體系,提升“智慧法院”服務功能,打造“智慧秒批”服務品牌,實施“智慧監管”服務模式。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吳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