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深圳210項舉措優化營商環境

發布時間:2020-03-12來源:深圳晚報編輯:吳猛



▲深圳海關移動服務應用進駐“i深圳”海關業務實現“指尖查”“掌上辦”。深圳海關供圖


實現開辦企業“零費用”、再推出100項“秒批”事項、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跑動次數壓縮到0.3次以下……今年,深圳營商環境再升級。3月11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解讀《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

《重點任務清單》共提出210項具體改革舉措,涉及商事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政設施接入服務、不動產登記、企業融資、納稅服務、跨境貿易、法治保障、公共資源交易、勞動力市場監管、政務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市場監管、包容普惠創新14個重點領域。

市場驅動創新企業少了后顧之憂

近年來,深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過去一年,深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深圳把優化營商環境列為“一號改革工程”,陸續推出了一批重大改革舉措,解決了一批企業和市民關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深圳扎根發展。深晚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商事主體327.8萬戶,其中,私營經濟主體共320萬戶,占比達97.8%,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47.3戶,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中小板和創業板商事企業數量連續13年居全國第一;《財富》世界500強中深圳7家企業入圍,其中6家為民營企業,近30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深投資。

樂信集團CEO肖文杰向深晚記者介紹,深圳市場驅動創新,政府扶持鼓勵的政策環境讓企業少了很多后顧之憂。時尚社區電商平臺SEE創始人兼CEO萬旭成則表示,吸引他留在深圳創業的原因不僅是城市建設等“硬環境”,還有市場氛圍、政府效率等“軟環境”。

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精準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深圳落實相關工作部署,第一時間研判疫情對企業的影響,迅速出臺一批有針對性、可操作、可持續的措施與企業共渡難關。2月7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關于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惠企16條”),共提出16條具體舉措,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影響,紓解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

“16條措施有干貨實貨,更有‘真金白銀’。”深圳市委黨校(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譚剛在接受深晚記者采訪時表示,“惠企16條”將幫扶中小企業作為重中之重,針對企業面臨的資金困難等問題,提出了實實在在的措施,有利于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

深晚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惠企16條”涉及資金支持的事項已基本落地執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達97.06%。

此次發布的《重點任務清單》則圍繞“一網通辦、智慧秒批、精準服務”的全新服務理念,從企業和群眾的角度出發,縮減審批事項、再造業務流程、降低經營成本,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和精準度,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高效配置,增強公開透明市場化環境和法治保障水平,持續將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向縱深推進。

提出210項具體改革舉措

《重點任務清單》涉及商事登記等14個重點領域,共提出210項具體改革舉措。

在商事登記方面,深圳將實現申領發票和稅控設備、員工社保登記等業務即時辦結,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天。同時,為新開辦企業免費提供公章和稅控設備,實現企業開辦“零費用”。

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面,深圳將全面推行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秒批”,引入分類細化審批流程理念,取消施工圖審查,壓縮社會投資房屋建筑工程類社會投資項目審批至30個工作日,小型低風險社會投資項目審批至16個工作日。

在市政設施接入服務方面,深圳將建立政務數據和電子證照共享機制,實現水電氣刷臉“無感報裝”,對符合條件的小型接電工程和簡易低風險項目的用水接入、小型燃氣接入工程進一步優化審批。

在法治保障方面,深圳將加快法院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打造一體化智能訴訟服務平臺。同時,深化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提高糾紛解決效率。此外,深圳還將設立破產管理人協會,推進破產重組立法,完善企業破產工作協調機制等。

在企業融資方面,深圳將加強金融科技應用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完善深圳市創業創新金融服務平臺功能,2020年底實現平臺融資200億元;研究出臺金融科技專項支持政策,創新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千億新增發債”計劃,增強債券市場融資功能;加強銀保合作,為小微企業銀行貸款提供保證保險產品;開展動產抵押登記改革可行性研究和風險評估,推進動產抵押登記改革。

在政務服務方面,深圳將大力推進“網上辦”“指尖辦”“一站辦”“一窗辦”和“一次辦”,將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跑動次數壓縮到0.3次以下。同時,創新推出無感申辦新模式,推出100項高頻無感申辦審批事項。此外,深圳還將擴大“秒批”范圍,再推出100項“秒批”事項,將“秒批”打造成深圳政務服務品牌。

推出“十大智慧精準服務”

深晚記者從會上獲悉,《重點任務清單》還圍繞“一網通辦、智慧秒批、精準服務”,重磅推出了“十大智慧精準服務”,具體包括推行“智慧開辦”新模式、打造“智慧投資”新平臺、增強“智慧報裝”新體驗、開展“智慧登記”新業務、完善“智慧金融”服務平臺、升級“智慧稅務”服務系統、構建“智慧口岸”服務體系、提升“智慧法院”服務功能、打造“智慧秒批”服務品牌和實施“智慧監管”服務模式。

在推行“智慧開辦”新模式方面,深圳將利用信息技術,探索企業開辦全環節、全鏈條無人工干預智能審核,進一步擴大商事登記“秒批”服務范圍,推動實現“能秒盡秒”。同時,全面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通過系統引導企業“自主查、智能辦”。

在開展“智慧登記”新業務方面,深圳將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探索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戶籍人口、營業執照、司法判決、公證書、婚姻登記等信息共享應用。同時,擴大“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模式合作銀行范圍,實現抵押注銷登記和房產信息查詢“秒批”。

在打造“智慧秒批”服務品牌方面,深圳將深入推進“i深圳”App建設,持續匯聚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資源,打造“海量微服務+綜合移動入口”的微服務集群,實現不少于500項政務服務“指尖辦”。此外,深圳還將加強“智慧秒批”制度體系建設,再推出不少于100項業務量大、與企業和市民切身相關事項的“智慧秒批”,將“智慧秒批”打造成深圳政務服務品牌。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也要在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在接受深晚記者采訪時表示,《重點任務清單》釋放了深圳優化營商環境“降成本、提服務、促法治”的三個信號,意味著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向縱深持續推進。他表示,深圳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應持續創新,同時完善措施內容,推動政策進一步落地,實實在在地減輕企業負擔。

深圳晚報記者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