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科技企業生產的智能防疫機器人在市三醫院門診部監測體溫。圖片由受訪企業提供
“從大年初二起公司就投入到了科技抗疫戰中”,眼下正是普渡科技創業4年來最忙碌的時期,疫情發生后,這家公司推出免接觸智能配送機器人,接到比以往多得多的訂單。
記者近日在南山區采訪時發現,作為廣東科技強區,南山轄區有眾多如普渡科技這樣的企業將“科技力”運用到防疫復工中:推出各種硬核高科技手段,筑起防控“銅墻鐵壁”;抓住特殊時期催生的新場景,布局新興產業,復工復產蓄起“新動能”。而轄區接連推出的暖企惠企政策又反哺了高科技企業發展。
有硬核:
高科技筑起“銅墻鐵壁”
“滴,滴,滴……”中午,在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一群萌萌噠白色機器人正自乘電梯、來回穿梭,到達指定樓層后,機器人自動撥打電話通知訂餐人,訂餐人打開機身上小格門、從中取出打包盒飯。中午,在園區上班的張婷通過園區MyBayAPP點了一份外賣,半個小時左右,機器人將餐送到她手里。
“自動進電梯、自行控梯,自行規劃路線和規避路人及障礙物。”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園區為避免接觸式傳染運用的最新自動駕駛送餐機器人,系該園區企業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研發的最新產品。目前園區共投入了幾十臺這樣的機器人,具有日供500-1000份無接觸式送餐服務的能力。
記者采訪時發現,南山發揮“科技強區”優勢,推行科技防疫復工,“塊數據”、智能測溫、無人機消殺等轄區科技企業自產硬核科技手段隨處可見,既提高防控效率、又降低感染風險。
基于“塊數據”人員數據底板,南山整合三大運營商及互聯網公司數據,利用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對重點地區人員返深情況進行預報和跟蹤;還結合“塊數據”編制疫情地圖,提供給公安、社區和醫生共享,全覆蓋感知。
南山還推出AI智能體溫監測,將人臉識別、無感測溫與無感通行結合,提高公共場所人群檢測速度。比如,商湯科技運用人臉識別算法和熱成像智能測溫技術,推出“AI智慧防疫解決方案”,涉及區域通行模塊和出入口通行模塊,可實現對人員體溫、口罩佩戴以及人員身份等多個方面的識別和管理……
有信心:
復工復產蓄起“新動能”
“深南大道科技園路段又開始堵車了”,南山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截至3月1日,全區復工企業數3.3萬家,復工人數83萬人;其中,“四上”企業復工比例達92.04%。
南山科技園培育出騰訊、華為、中興、大疆等高科技龍頭企業,是南山科技創新產業的“心臟地帶”。3月2日,園區龍頭企業騰訊已開啟全員復工模式,當天,員工領到特別“開工利是”——口罩。
“雖面臨短期困難,度過這個時期,對未來發展還是有信心”,記者先后走訪南山科技園、南山智園等園區,不少科技企業負責人表示,信心源于危機下暗藏的市場機遇。疫情為眾多新產業新業態提供了豐富多樣應用場景,催生了新需求,企業正加快布局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疫情期間,位于南山智園的360智慧生活集團已為全國各地支援智能攝像機總數達10000臺。與普通攝像機相比,該款智能攝像機擁有AI人臉識別、雙向語音通話、哭聲報警等功能,在檢測卡點、居家觀察等場景下可發揮很大作用。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以場景設計產品,疫情提供了應用場景,催生了新需求,企業也面臨新的機遇。
有后盾:
暖企惠企政策“來撐腰”
高科技企業是南山復工企業中的主力軍,企業科技力的不斷強大也源于南山致力于不斷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轄區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5億元以下)研發的藥物、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在醫院、公共交通等場所應用,一次性給予20萬元支持……2月28日,南山再推“惠企12條”,促進科技抗疫成果運用是其中一大亮點。
“真金白銀”為企業復工降下“及時雨”。復工前一天,南山發布“暖企12條”,從“租金減免”“金融支撐”“保障物資穩定供應”“援企穩崗”四大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持,有力度、有溫度,助企業渡難關。
優流程、突重點,為企業申請復工提供“加速度”。2月18日起,南山由“先報備、后復工”轉為“先復工、后監管”,轄區企業只需通過“南山政務服務”公眾號,如實、完整填報復工復產資料,簽訂《承諾書》,即可收到復工短信通知。
明確分工、相互協作,為復工后的企業發展“保駕護航”。2月28日,南山再發布“惠企12條”,系此前“暖企12條”升級落地版,從六大方面提出12條專項支持政策,并細化成26條落地措施,明確了政策點、企業申報材料、程序和具體對接聯系人等,方便企業第一時間找到受理單位和具體經辦人員。
“在防疫中復工,在復工中防疫”,南山始終是企業的“服務員”“貼心人”“好伙伴”。
■深圳特區報記者羅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