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療法讓北科聲名大噪
“剛到深圳的時候,這一帶還沒什么人氣,很多地方都是空地?!睆暮榈霓k公室望出去,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深圳灣,這片昔日荒蕪的地區已林立起阿里巴巴國際總部、百度國際總部、騰訊等公司的大廈,成為彰顯深圳創新力量的重要窗口。
在初創的第一個五年,北科生物通過自主創新的干細胞技術和個體化細胞治療技術分散化的模式創新,通過與不同的醫療機構合作,把基礎研究獲得的研究成果快速轉化為臨床中需要的治療新方法,同時又將臨床醫療實踐信息及時反饋給基礎研究者,開創了中國細胞治療產業轉化的雛形模式。
當時,由于美國干細胞研究和臨床方面的限制,中國在臨床和產業化方面取得的進展略占先機,而北科生物在產業化方面更是實現了領跑。不少嘗試干細胞治療的患者,專程從美國、加拿大、英國、匈牙利等國家趕到深圳,治療病種主要集中在神經和免疫系統疾病。這類一改傳統方法的創新治療方法,讓北科生物聲名大噪。
到2009年時,北科生物已形成了國際化的干細胞臨床轉化網絡,在江蘇建立了世界首個區域細胞制備中心,在歐洲也設立了分公司,并收購了日本從事脂肪干細胞研發轉化的生物公司,形成了龐大的全球臨床研究技術支持網絡。
北科生物細胞制備中心。
管理者須有創造新模式思維
“做企業的科學家韌性好,即便遭遇各種險阻責怪,也不會輕易言敗。”回憶起創業歷程,胡祥印象深刻,當初他從實驗室一頭扎進市場時,就經常被“嗆水”。
如今貼在胡祥身上的標簽,科學家與企業家各占一半,盡管穿著白大褂泡在實驗室的時間少了,但他時刻關注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科研。一旦哪個國家在該領域出現了新的技術突破,他都會及時趕過去,“我希望與這些研究者開展合作,讓他們的新技術通過我們搭建的平臺,對接巨大的中國市場?!?/p>
更多的時間,他花在了對企業發展方向的思考上。在公司發展的第二個五年期,北科生物謀定而后動,提出了轉型發展的戰略調整,由過去向單一醫療機構提供細胞制備服務,轉變為將前沿個體化細胞治療技術與機構和個人實時鏈接的服務型平臺。
“在新一輪技術革命滾滾而來時,憑借一己之力埋頭做研究暗藏高風險和低效率?!焙檎J為,當前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已經很扎實,正是批量出成果的時候。面對這輪技術洪流,科技型公司管理者不僅要盯緊技術創新方向,更要有整合資源的全球視野,具備借力新技術、創造新模式的新思維。
“一庫一中心”已初具規模
胡祥的轉變是選擇成為一名平臺締造者。
2015年9月,由北科生物具體負責建設的深圳綜合細胞庫、深圳(北科)區域細胞制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深圳市布局發展個體化細胞治療“創新鏈+產業鏈”的重要支撐和創新載體。
“這是一個以綜合細胞庫、區域細胞制備中心為基礎,以‘互聯網+’為手段的細胞治療高速公路網,既滿足臨床需求,又兼顧生產規模化,結合產業投資基金,最終將形成覆蓋全國的個體化細胞治療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暨國家級網絡?!焙檎f。
經過兩年的布局織網,如今由北科生物負責承建的“一庫一中心”已初具規模,分布在華南、華東、西南、西北地區,發展模式也從此前的“院內制劑”轉變為符合國際標準和發展趨勢的標準化細胞儲存及制備,每一個制備中心都成為一個區域性的質量控制中心。
“我們細胞制備過程執行一套嚴格的標準體系,每一份細胞都有655份質量記錄、501份文件,保障每一份細胞具有可回溯性。未來幾年要推動深圳地方標準升級為國家標準,再升級為行業標準?!焙檎f。
今年5月,深圳綜合細胞庫的四項自體細胞儲存應用技術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全球先進的輸血和細胞治療技術聯盟(英文簡稱:AABB)的認證,朝著標準化又邁進了一步。
北科還計劃在細胞制備這個需要“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環節中,大規模推廣機器人應用,讓標準化建設的基礎更為扎實。胡祥透露:“在完成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的相關工作后,明年夏天前,市場上將會出現北科的機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