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產業幫扶創造“深汕速度”

發布時間:2017-08-21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方之穎

300萬、1800萬、9600萬,這是2014年至2016年深圳坪山已落實的對汕尾市陸河縣的幫扶資金。2014年,坪山區和陸河縣結對幫扶,通過合作共建新河工業園等產業幫扶的形式,吸引比亞迪等10多家企業進駐園區,使陸河縣在3年間發生巨大改變。據悉,今年還將繼續深化“坪山總部、陸河生產”的共建共贏模式,推動陸河成為全省首個全面啟用新能源公交的山區縣。

以園區共建帶動經濟發展

據了解,自2013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吹響振興粵東西北號角以來,深圳擔負起全面對口幫扶汕尾的重任。其中,坪山區嚴格貫徹落實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及時與陸河縣對接,第一時間成立坪山全面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區主要領導親自抓幫扶工作,以雙組長牽頭制,強力推動工作逐項落實。

“扶貧工作是當前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工作,扶貧工作的根本不是幫扶地區的‘輸血’,而是增強被幫扶地區的‘造血’能力,而園區共建則是‘造血’的最直接有效途徑。”記者從坪山區坑梓街道辦事處了解到,坪山、陸河兩地一開始便確定了以項目帶動經濟發展,幫扶工作力求精準的工作思路。

據了解,陸河縣是貧困縣,而園區起步階段各方面的建設和完善需要大量資金,因此資金保障對園區的推動和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深圳坪山提前做好財政預算并及時將幫扶資金撥付給陸河縣——2014年落實幫扶資金300萬元(市要求不少于200萬元);2015年落實幫扶資金1800萬元(市要求不少于1000萬元);2016年繼續加大幫扶的力度,安排了9600萬元對口幫扶資金。2014年6月至今,坪山已落實對口幫扶陸河資金合計為1.17億元,資金的及時落實,有效推動了園區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

此外,為了增強陸河的“自我造血”能力,坪山區將新河工業園區納入自己的招商體系中。通過在舉辦展會、推介會、企業洽談等招商引資活動中采取兩地捆綁宣傳及共同推介模式,強力推薦坪山本地產能擴張企業到陸河園區投資興業,實行招商一體化。同時,在企業的引進中,還將采取全部落戶陸河或企業總部、技術、研發等落戶坪山,而生產制造落戶陸河等靈活方式,以便更好吸引企業投資。


“深圳理念”與“陸河力量”緊密結合

3年時間,嶄新的新河工業園區在陸河縣拔地而起。據介紹,坪山區在資金、人力、物力和智力方面為陸河提供大量幫扶,先后引進了20多個項目,包括投資65億元、產值超百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項目。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落戶汕尾,是深圳與汕尾共建的一個標志性項目。記者了解到,2015年9月,比亞迪項目落戶陸河達成共識,當年9月6日啟動項目招商談判,到征地遷墳、土地平整、簽約,到10月16日啟動廠房建設僅歷時40余天。比亞迪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簽約、供地、基建、安裝、調試等工作,最終實現投產,是“深圳理念”與“陸河力量”緊密結合的成果。

記者了解到,2015年11月5日,比亞迪與汕尾市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4月16日,工業園區生產的首臺電動大巴下線。從簽約到生產出第一臺大巴不到半年時間,創造了深圳對口幫扶汕尾的“深汕速度”。其落戶、投產速度之快在陸河縣乃至汕尾市尚屬首次。

據了解,2016年,陸河比亞迪生產新能源純電動大巴約3600臺,產值達35億,納稅約1.2億元,有效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如今,園區內除比亞迪新能源大巴裝配廠等3家企業已經投產之外,華南金屬等5家企業也開始動工建設,連接園區與潮惠高速互通的工業大道及坪山大道等道路建成投入使用,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全部完成。

汕尾市長楊緒松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深圳與汕尾已從輸血型的簡單幫扶進階到造血型的深度共建。汕尾借力全面對口幫扶,積極推動深汕產業共建,主動承接深圳先進產業生產環節、生產基地向汕尾轉移,初步形成“總部、研發、銷售在深圳,生產基地在汕尾”的區域合作和產業布局模式,比亞迪、華為云服務、海王醫藥、創維等一批產值幾十億元甚至超百億元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先后落戶汕尾。

力爭建成省級產業轉移示范園區

2014年,坪山區和陸河縣結對幫扶。3年幫扶中,坪山與陸河兩地通過共同研究和積極采取多種幫扶措施,給山城陸河帶來巨大改變。今年,“坪山總部、陸河生產”共建共贏模式還將繼續深化。

根據“深圳市坪山區幫扶汕尾市陸河縣2017年度工作計劃”,今年將幫扶發展作為對口幫扶的核心,聚焦產業項目建設,實施“存量優化、增量優質”工程,全力支持比亞迪一期、首創、偉泰等已投產企業增大產量、提升產品質量,著力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為高標準補齊園區短板,計劃總投入資金2.4億元用于土地平整和道路建設,按照深圳市相關文件要求,坪山區上半年擬安排園區合作共建幫扶資金1000萬元,用于園區土地整備及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和完善。

通過這些舉措,以確保坪山投入產業園區合作共建資金及時到位,完成園區首期3.26平方公里的開發,產值達100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50%;納稅約3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50%;工業增加值比2013年翻一番,占陸河縣工業增加值的50%以上,建成“省級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同時,推動比亞迪產業項目實現快速增長,力爭比亞迪生產純電動大巴6000臺,較2016年同比增長67%,推動陸河成為全省首個全面啟用新能源公交的山區縣。

此外,還將以鄉村旅游為抓手,通過全力推進鄉村旅游項目開發等方式,擦亮鄉村旅游名片,完成省級下達的2017年每個貧困村三分之一貧困戶脫貧目標。

2014年6月至今,坪山已落實對口幫扶陸河資金合計1.17億元

2014 年落實幫扶資金300萬元(市要求不少于200萬元);

2015年落實幫扶資金1800萬元(市要求不少于1000萬元);

2016年繼續加大幫扶的力度,安排了9600萬元對口幫扶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