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深汕特別合作區加快建設美麗濱海城市

發布時間:2017-08-21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方之穎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等八部委發布了《關于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繼“飛地經濟”寫進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后,國家層面又一次鼓勵地方探索“飛地經濟”模式、有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在美麗的紅海灣畔,有一塊由深圳主導開發建設的“飛地”——深汕特別合作區(下稱合作區)已經先行先試多年,有關發展經驗為《指導意見》所吸納。在汕尾海豐“四鎮一場”,昔日恬靜的鄉村已然變身熱火朝天的創業熱土:12條市政道路建成通車、30多條道路和公共配套設施項目全面動工,縱橫連通的城市骨干路網基本成型;一幢幢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10個產業項目竣工、投產,24個正在動工,一座產業新城輪廓初顯。

依托深圳、聯動汕尾,建設產業新城

“依托深圳,聯動汕尾,立足深汕,實干興城。”產業基礎幾乎為零的合作區在短短幾年間,發生了質的飛躍。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合作區已引進產業項目64個,來源于深圳的有58個;64個產業項目中已供地項目為52個,來源于深圳的有48個。其中,10個已投產或竣工產業項目中,有8個來自深圳;已主體施工或樁基施工的項目24個,有23個來自深圳;已出讓土地尚未動工項目18個,有17個來自深圳。

作為深圳東進的尖兵,合作區與深圳一體化、同城化發展正全面提速。深圳市規劃國土委、住建局、科創委、經信委等部門先后與合作區簽訂合作共建協議。合作區與深圳實行統一的政策平臺標準,2015年9月1日起,從深圳轉入合作區的企業可申請13項深圳市本級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合作區的采購事務按照深圳市政府采購規定,土地招拍掛在深圳規劃國土委進行。從城市公共服務到政務服務、規劃建設,合作區到處閃爍著深圳元素的光芒,加速建設產業新城。

聚焦鵝埠、聚焦產業,與深圳產業同水平發展

“去年底以來,合作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產業共建的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特別是省委書記胡春華在珠三角地區對口幫扶粵東西北地區推進產業共建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對接深圳市等珠三角城市,強力推進產業共建。”合作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合作區多次召開了區黨政聯席會議、區管委會會議及產業共建研討會,強調要充分發揮合作區作為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和深圳東進戰略的重要平臺作用,把聯手深圳產業共建擺在產業發展的關鍵位置,爭取更多深圳優勢產業、優質企業把生產環節布局到合作區,形成緊密協調的產業分工體系,加快實現合作區與深圳產業同水平發展。

經過多年積淀,合作區完成了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蝶變。為了確保與深圳產業同水平發展,打造產業高地,合作區提升了產業引進門檻,強化重大產業項目的支撐帶動作用,綜合考量企業的投資規模、產品先進性和資金來源等因素,明確項目引進的投資規模不低于5億元;調整產業引進思路,重點引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資擴產、生產制造、產業鏈延伸等環節,引進技術研發、檢測計量、工業設計、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企業;優化產業布局,實行重大項目優先,高端技術產業優先,規模集聚項目優先。今年以來,11個產業項目地塊已經在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掛牌出讓,有3個正在進行招拍掛。

根據胡春華書記“聚焦鵝埠、聚焦產業”的指示要求,合作區加快打造鵝埠先進制造集聚區,先后引進建設了華為、騰訊、華潤等大數據產業項目,金科、萬澤、萬達杰等新材料產業項目,中建、華西、瑞和等綠色建設產業項目,海崇、海納等食品環保健康產業項目,以及新能源、生物制藥等,產業集聚發展勢頭喜人。


以港興城、產城融合,建設美麗濱海城市

西距深圳邊界60公里,北靠蓮花山脈,南臨紅海灣,坐擁468.3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42.5公里的海岸線、具備發展深水碼頭的港灣資源,合作區稟賦優越,具備建設一座中等規模的濱海城市。

深圳鹽田港集團與深圳特建發集團聯合投資264億元的小漠組團國際物流港項目,是合作區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投資項目。深汕港口公司作為鹽田港集團參與合作區小漠國際物流港的投資、建設、運營的平臺,該公司總經理陳彪表示,目前正全力推進項目用海審批及岸線使用申報,項目前期申報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有望實現2018年首個泊位建成。根據規劃,小漠國際物流港項目以發展臨港工業為重點,逐步建設成為具備裝卸分撥、中轉貿易、臨港產業、信息服務及商貿物業等功能為一體的區域性臨港產業基地及商貿物流中心。

今年2月14日,合作區管委會新班子發布了年度“施政報告”,將今年定位為攻堅克難全面建設年,以建設一座有特色的美麗濱海產業新城為目標,突出發展制造、新興海港兩大特點產業,重點打造先進制造集聚區、新興海港商貿區、濱海生態旅游區三大特色區域,全年力爭有20個產業和10個基礎設施項目新開工,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20%、30%、75%,合作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得到夯實。

從最初的“雙轉移”產業園區,到2014年底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審定發展規劃調整定位為“深圳產業拓展支撐區、珠三角產業發展協同區、粵東振興發展先行區、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和現代產業新城”,合作區鉚足了勁,把理想寫在大地上,將實干融入合作中,發揮廣東、深圳和汕尾3方的力量,披荊斬棘,負重前行,在粵東奏響區域協調發展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