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員工在城市體面生活
根據第三方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6月30日,彩生活服務集團彩之云社區平臺服務面積覆蓋約8.5億平方米,已經成為全球社區服務規模最大的平臺。
彩生活給行業帶來的最大驚喜并不是規模,而是它改變了傳統物業服務的模式,打開了社區服務業新世界的大門。
“沒有一定的規模,就不能夠形成一個生態的土壤,就沒辦法把這么多優秀的企業邀請進來。彩生活提供的土壤足夠大,我們完全可以讓這些社區生態的企業扎根在這樣的土壤中,把他們培植起來,讓他們成長起來。”唐學斌說,“彩生活從來沒有搶過別人的項目,因為砸人的飯碗一定會引起社會的沖突。我們要讓人家的飯碗端得更好、端得更值錢,我們覺得這樣才更好。”
彩生活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唐學斌透露,彩生活計劃到2020年,平臺服務面積25億平方米、3000萬個家庭。
對于做強做大,唐學斌有自己的看法:“衡量我成功的標準不是我個人賺了多少錢,而是要讓每一位普通的員工都能買得起房子、車子,在這個城市里體面地生活。”
“其實,華為、騰訊等企業員工的一舉一動之所以受到公眾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強大,員工受到尊重。我希望彩生活的員工也能通過企業的壯大,贏得應有的尊嚴。”唐學斌如是說。
企業家心語
●經過探索、總結,我們明白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對象不是“物”,應該是“人”。如果我們把服務對象由“物”換成了“人”,那我們的物業管理就有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社會在進步、在不斷地發展,每一個企業都要跟這個時代保持一致的步伐,秉承創新的時代精神。而我個人一直把這樣一個目標深埋于心。
●衡量我成功的標準不是我個人賺了多少錢,而是要讓每一位普通的員工都能買得起房子、車子,在這個城市里體面地生活。
人物小傳
唐學斌,1993年7月取得同濟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學士學位,2002年加入彩生活服務集團,負責集團的運營及管理,同時也出任彩生活服務集團多家附屬公司的總經理。在物業管理方面,唐學斌有超過17年的從業經驗。
記者手記
他擅于從另一面觀察事情
在記者的采訪中,唐學斌并不忌諱自己出身草根。也正是在農村的特殊生活經驗,使他更加關注高科技對一個行業帶來的巨大改變。
長久以來,固有思維中的物業管理,就是一個房地產產業的終端行業,一個“服務于物”、一個“賺不到錢,要靠補貼”的行業。
唐學斌擅于從另一個側面去觀察一件事情。比如,從電梯廣告想到物業管理鏈接的平臺,把服務對象由“物”換成了“人”,傳統的物業管理就變成了一種全新的服務體驗和服務模式。
實際上彩生活所做的事情是把自身解構了,成為了一種全新的企業。
從草根到全球第一,唐學斌用了14年的時間。
然而,這個腳步并沒有停歇。
“從本質上來說,社區服務現在還是一個沙漠。”透過唐學斌的視界,似乎可以看到物業服務所隱藏的巨大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