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學斌的職業生涯中,出現了諸多物業管理行業的第一:第一次提出物業管理零收費、第一次在行業引入O2O、中國社區服務運營在港上市第一股……在很多人看來,唐學斌是這個行業的顛覆者。不過,他自己卻從不認為這是顛覆,只是因為認知不同。
由電梯廣告引發的行業變革
彩生活服務模式概念的誕生源自于一次電梯廣告的偶然機會。2000年,當時還未走進彩生活的唐學斌是管理一家超過1000臺電梯的負責人,他和一家做廣告媒體的公司偶然相遇。在媒體人看來日常生活中的電梯并不只是一個運載工具,還是一個天然的廣告入口,人們在乘坐電梯無聊的時光蘊藏著無限商機。
于是,一個由唐學斌所開創的電梯廣告模式開始在業內盛行,至今仍然有眾多電梯廣告框架沿用了當時由他所開創設計的尺寸。
也許,誰也沒有想到,物業管理的行業變革,是由電梯廣告所引發。
既然電梯都能成為一個蘊藏商機的平臺,那么,服務著成千上萬社區的物業管理公司,豈不是一個超級大平臺?
搭建這個平臺的靈感,來自于唐學斌的洞察。他曾對媒體表示,北京中關村的小廣告最為密集,很多墻上密密麻麻貼的全是廣告,比如通下水道、修抽油煙機、開鎖等……唐學斌則從中讀出了玄妙之處:“一個巴掌拍不響,這些小廣告起碼說明兩個問題,首先廣大居民有這些需求;第二,說明有很多供應商也在找尋商機,以此滿足居民的需求,所以才會到處張貼小廣告。”
于是,唐學斌創新了一個物業管理新模式——彩生活模式。這個模式是建立在當今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這些基礎之上的一種全新的物業革新模式。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把社區里面不同人的需求放在這里,再鏈接更多的相關服務公司。
“不是顛覆,是認知不同”
外界普遍認為,彩生活顛覆了物業管理行業。對此,唐學斌坦言:“我自己從不認為是顛覆,只是大家的認知各有不同,背后的邏輯不一樣。傳統的認知是覺得物業是對‘物’的管理,比如清潔、綠化等,而彩生活認為是對‘人’的服務。人最注重的應該是安全問題,但是起初普遍認為保安并不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經過這么多年,人們才發現安全才是重點。而大多數物業管理者卻沒有重視這個重點?!?/p>
“立足點決定企業服務的形態。當我們把服務的對象從物變成人后,你會發現不同的小區,服務的重點是不同的。我們應該去發掘這樣的不同點。”唐學斌說。
認識角度的不同,解決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
傳統物業管理的模型,原來是一個塔形的組織,是一個靠管理、控制來驅動的這么一種組織形態;現在則是通過互聯網連接、分享,做共享經濟的模式,來實現社區服務的迭代。
這種產品化的過程,實際上是把傳統物業管理解構的過程。簡言之,就是把傳統物業管理的塔形結構,變成現在的平臺結構。
“彩生活是做社區服務的平臺,是做到家服務的平臺。平臺思維核心是用戶思維。我們要為業主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務,必須用平臺?!?唐學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