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皇鐘表吸引了眾多的客商。
人物小傳
張益芝,星皇鐘表集團、深圳市精瑞機芯有限公司董事長,星皇表創造者和掌門人。在鐘表、精密制造、智能系統集成工程等領域打拼30多年,對深圳制造情有獨鐘,見證了深圳制造的崛起,親身參與并經歷了深圳制造從來料加工到樹立品牌、再到持續創新的“奇跡”。帶領星皇鐘表集團不斷創新與探索,目前“星皇表”已躋身國內一線品牌行列,暢銷全國,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鐘表行業十大風云品牌”“廣東省著名商標”“深圳知名品牌”等多項榮譽。在鐘表這一精密制造領域,憑借驚人毅力和遠見,自主研發出了高質量的石英機芯和機械機芯,又投資上億元研發出陀飛輪機芯,一舉打破了外國機芯獨占鰲頭的局面。
張益芝是一個有故事的人。1979年,年僅19歲的張益芝離開家鄉來到深圳打拼,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賺到了第一桶金。從來料加工到經營品牌,張益芝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作為深圳的民營企業家,張益芝頗具代表性,他在鐘表這一精密制造領域,憑借驚人毅力和遠見研發出了高質量的石英機芯和機械機芯,又投資上億元研發出陀飛輪機芯,一舉打破了外國機芯獨占鰲頭的局面。
在張益芝的身上,不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為人先的氣魄膽識、一言九鼎的誠信品質、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心。
敢為人先
“人生就是要拼一拼”
張益芝是膽大的。
1979年,年僅19歲,張益芝來到深圳,最開始種了七八個月的菜,賺了700多元回家。他當時就敏銳地發現了深圳的與眾不同。第二年,他又毅然來到深圳,帶著做生意的夢想。
在深圳打拼,當然是先從小買賣做起?!爱敃r深圳已經有一些來料加工的工廠,也有一些從香港等地轉賣過來的商品,我干的實際上是轉買轉賣。”張益芝說,當時做的是小打小鬧的生意,“剛開始,一天賺兩三元,也開心得不得了?!?/p>
張益芝的第一桶金來自一批廢舊的瓶子。他在南頭汽車站附近看到這批被丟棄的瓶子堆放了一段時間后,買了四條煙置換了這批破舊的廢瓶子,然后叫了幾個朋友,將這批瓶子裝了兩輛汽車運回內地,“賺了1400元,我也有了做生意的本金?!?/p>
當時盡管已經改革開放,但是在深圳做生意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耙氤燥栵垼^好日子,就必須要拼?!睆堃嬷プ孕艥M滿。
盡管有一段時間生意做得不是很順利,但張益芝從未想過打退堂鼓?!叭松褪且匆黄础!彼寡?,當時的生意實在太好做,一個錄音機235元拿貨,265元賣掉,賺30元,一個晚上可以賣掉七八部錄音機。而當時,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30元。
隨著改革開放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張益芝在人民橋經營布料、電子表等小商品的批發生意也越做越順手。不過,張益芝并不滿足于此。他看到來料加工工廠在深圳的興起,憑借無所畏懼的干勁,敏銳地抓住機會進入到制造領域,為大工廠加工表殼。
從最容易的來料加工表殼,到投資上億元研發制造陀飛輪這一鐘表領域最復雜的機芯,攀登精密制造的高峰,張益芝的每一步都是“敢為人先”。
目前,張益芝擁有的坐落在光明新區“中國時間谷”的星皇科技園,占地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擁有多個廠房和研發綜合樓,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鐘表產業園之一。
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才能傳承價值”
采訪中,張益芝坦言他的夢想就是“堅守自己的品牌,打造深圳的百年老店”。星皇表只有發揮“工匠精神”才有傳承價值,而“工匠精神”就是必須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做產品,精益求精地做好產品。
1993年,張益芝在深圳創立了“星皇表”。鐘表制造是一項高精密的工作,沒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沒有耐心和毅力,不可能做好。張益芝介紹:“鐘表制造有幾十個環節,一個都不能出錯。”他每年都會招收一批年輕人進入工廠,但一些年輕人入職后就會被鐘表生產加工的復雜環節嚇跑,真正留下來的只有少數。吃苦耐勞、不急于求成才會有回報,張益芝一旦決定做制造,就決心要精益求精。
作為深圳最早一批成立鐘表品牌的企業之一,張益芝帶領星皇表穩扎穩打地專注產品細節,追求卓越品質。最開始成立品牌時的艱辛,張益芝用一句話概括:“別人睡覺我在上班,別人休息我在加班?!?/p>
對比瑞士品牌300年的歷史,深圳品牌的歷史還非常短,星皇表也才20多年的歷史,要想在20多年里趕超瑞士,張益芝只有分秒必爭地往前趕?!盀槭裁磩e人要買你的星皇表?是不是同等價格你的產品質量最好?”張益芝深諳質量是拓展市場的敲門磚,他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做產品。在張益芝的率領下,星皇表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20多年的成長歷程,在國內鐘表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
張益芝并未滿足于此:“一家鐘表企業想要做得好、走得遠,必須有核心技術,而這種核心技術也正是深圳鐘表行業所應具備的。”為此,星皇表開始了另一段新的路程。
“什么是精益求精?不僅是表殼、表帶要做得最好,我們還要擁有核心技術?!睆堃嬷ケ硎?,掌握核心技術,是企業在競爭激烈的鐘表行業中突圍的不二法門。10多年前,星皇表正式投身手表機芯研發的隊伍,并成功注冊深圳市精瑞機芯有限公司,隨后憑借驚人的毅力,開發了石英機芯和機械機芯。
“別人家的陀飛輪機芯也許是買來的,但我的陀飛輪機芯一定是自己研發出來的?!睆堃嬷プ院赖卣f道。目前,陀飛輪機芯是星皇表最新也是最具特色的產品之一,從設計、研發再到生產加工均是星皇表一條龍包辦。如今,張益芝的機械表機芯已經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未來,張益芝將更加重視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將其視為“工匠精神”傳承的一部分。
星皇鐘表形象展示。
挑戰困難
“沒有足夠毅力很難堅持”
10多年前,張益芝初步涉足機芯行業時就已經明白:研發機芯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毅力和人才是決定機芯研制成功與否的關鍵。
“如果容易,大家都會一哄而上。研發機芯,這是一條充滿挑戰和困難的道路,沒有足夠的毅力很難堅持下來?!睆堃嬷ソ榻B說,深圳之所以成長為“中國鐘表之都”,就因為深圳是全球最主要的鐘表生產和配套基地,占全球鐘表產量的40%,鐘表產業的產值、出口值、出口量均占全國的50%以上。但是,國內鐘表品牌所使用的機芯仍以國外進口為主,一般會從日本進口石英機芯,從瑞士進口機械機芯,原因很簡單:機芯的研發生產環節極其繁瑣復雜。
張益芝介紹說,當時,國內有不少鐘表品牌具備充足的資源參與機芯的研制,但他們沒有選擇這條路。
張益芝坦言,在研制機芯這條道路上企業也陷入過不少困境,但一想到對鐘表的熱愛,他咬咬牙堅持了下來?!白鲧姳砀鋈耸且粋€道理,只有一心想把它做好,才會大膽地、努力地去闖,要知道做機芯是需要強大的魄力和承受力的。”
鐘表一直被認為是精密性極高的產品,而作為鐘表的心臟,機芯更是不容疏忽的精密配件。目前,由精瑞機芯自行研發生產的鐘表機芯一部分用于星皇表,另有很大一部分外銷至中東、歐洲等地區的30多個國家。石英表機芯的開發成功,讓張益芝嘗到了甜頭。
他又開始挑戰機械表機芯。機械表機芯制造更離不開人才,張益芝不乏物色人才的眼力:“年輕人普遍缺乏做鐘表機芯的經驗,用工具夾起零件時甚至會出現雙手顫抖的現象。做機械表機芯的都是經驗豐富的工匠大師?!彼咝狡刚垇碜匀珖鞯負碛袔资曦S富制表經驗的專業技工,邀請他們來到深圳星皇表,參與鐘表機芯的研發和生產。
在張益芝孜孜不倦地努力之下,精瑞機芯自主研發的“陀飛輪”機芯更是填補了深圳鐘表業技術領域的一塊空白,為深圳民族鐘表工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張益芝介紹,由于在精密制造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和關鍵人才,他已經開始承接跨鐘表領域的精密制造產品。未來,他將在精密制造上更加精益求精,將技術做到極致。
一言九鼎
“先有誠信才有生意”
“不誠信,沒有人會和你做生意!”張益芝是樸實的,他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誠信在經營企業中的重要性。
作為樸實的農村娃,最開始來深圳做生意的時候,也是遵循最樸實的生意經,從不拖欠貨款。有一段時間,他經營的“小生意”沒有流動資金,還欠了南頭一位老板600元現金。但由于張益芝講義氣、有膽量、講誠信,已經在業內樹立了名聲。南頭這位老板說:“你拿208個電子表去,賺到錢再還我?!本蛻{著這批表,張益芝很快賺到了錢,還清了南頭老板的欠款。誠信助張益芝渡過了難關,也幫助張益芝取得更大成功。
“南頭的這位老板助我很多,他生意也做得很大,現在去了澳洲。”對于幫助過他的朋友,張益芝念念不忘。張益芝喜歡跟誠信的人打交道,也非常難容忍不誠信的生意人。記者采訪時,張益芝接到一通電話后,臉紅脖子粗地沖對方吼:“明明講好500萬,你現在又要多加200萬,沒有這個道理!”放下電話,張益芝告訴記者:“先有誠信才有生意。”
并不是每一次做生意都有錢賺。有一次,有人放了2000個手表在張益芝手上,最后每個虧了5毛錢賣掉,但張益芝本著“吃小虧賺大便宜”的心理,承擔了這個損失。
張益芝談起他的生意經時說:“要感恩,有朋友幫你,生意才能越做越大?!比缃?,張益芝也是如此教育兒子。兒子在國外留學期間,他對兒子說:“要交人品好的朋友,自己也要人品好,人們才會尊重你。”
前往瑞士巴塞爾參展,他發現部分國外鐘表品牌的產品售價上萬元,但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產品質量方面都與國內鐘表品牌的千元產品差不多,尤其是陀飛輪產品,國外售價幾十萬的產品,與國內幾萬元的產品品質相差無幾?!盎貒?,我們就面臨一個星皇的陀飛輪表要不要漲價的問題?!睆堃嬷ヌ寡?,最后他還是決定不漲價,盡管工匠工資開得高,加上機芯研發周期長,但是品牌要靠時間來沉淀。
張益芝深刻地意識到,在產品認可度還不夠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好產品的質量。記者了解到,目前,星皇表的陀飛輪定價從1萬到9萬元一只,業內均認為價格非常親民。
張益芝認為,星皇是深圳品牌,星皇的陀飛輪將隨著時間的沉淀,越來越有價值。
企業家心語
一家企業想要做得好、走得遠,必須要有核心技術。而做精密制造與做人是一個道理,只有一心想把它做好,才會大膽地、努力地去闖。產品品質好,是企業誠信的一種表現,更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美譽度。未來的星皇將成長為百年老店,屆時消費者手中的陀飛輪,尤其是早年購買的陀飛輪,將隨著時間的沉淀,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記者手記
他的每一步都把準了方向
回顧張益芝的成長足跡,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并不容易。憑著敏銳的洞察力,他在商業的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從倒賣布料、電子表等小商品,到來料加工生產表殼,到經營品牌生產成品表,再到邁步走向制造業的高端環節研發生產機芯。張益芝的發展,恰如一部深圳制造的史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采訪中,張益芝常??畤@:文化不夠。作為一名文化不夠的企業家,他如何能次次把握先機,緊緊把握深圳產業升級的機遇?記者非常好奇。張益芝介紹說:“不能有方向性的錯誤。只要不發生方向性的錯誤,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或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麻煩,但都是可以解決的;一旦發生方向性的錯誤,那將是致命的?!?/p>
從最初在天安數碼城設立公司總部,到建立位于深圳龍華的“雅佳時”和“精瑞”兩大科技產業園,再到現在正式投產的“星皇科技園”,張益芝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對家庭專情,青梅竹馬的夫人一直勸他“休息”,張益芝說:“老婆對我好,想我停下來休息?!钡撬恢薄巴2幌聛怼?,他認為“停下來不做事是一件痛苦的事”。
在張益芝身上,看不到懈怠和懶惰,只有寶貴的企業家精神:奮斗、奮斗、再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