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選購幫扶產品。
深圳商超里的“圳品”專區。
深圳今年已直接采購消費幫扶產品115億元,提前1個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累計發放幫扶消費券1100萬元、推動110個消費幫扶產品納入“圳品”體系;打造“圳幫扶”線上商城,全國率先接入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12月2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2021年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視頻推介會,深圳市作為全國10個會議發言單位之一,代表廣東省作視頻交流,向全國分享深圳構建消費幫扶“四個好”長效機制的創新做法和實踐成效。
推介會現場公布103家榮獲“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單位”名單,其中54家優秀單位,49家入圍單位。廣東共有4家單位獲獎,深圳占2席,分別為“優秀單位”深圳市政府,“入圍單位”深圳點籌網。
消費幫扶,是深圳匯聚全城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深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四個好”消費幫扶機制,始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可持續消費幫扶模式,讓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協同發力,以先行示范標準打通幫扶地區生產鏈、價值鏈、供應鏈、生態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深圳力量。
形成“好機制”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1+N”政策體系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深圳嚴格落實“四個不摘”部署要求,在保持政策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年初制定印發了《深圳市2021年實施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方案》,加碼推出十大有力舉措,推動落實年度采購消費幫扶產品超110億元的新目標任務,全面拓展“三專”建設和采購,精準實施消費幫扶。
截至目前,深圳今年已直接采購消費幫扶產品115億元,提前1個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有效助力全國脫貧摘帽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政策引領,是深圳推動消費幫扶形成“好機制”具體行動之一。在鄉村振興新征程,深圳立足市場程度高、消費潛力大的特點,推出了“1+N”政策體系,圍繞《深圳市2021年實施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方案》,落實加強資金管理、隊伍管理、任務管理等各項配套制度和政策,持續推進消費幫扶走實走深。其中,市政府安排消費幫扶專項資金2000萬元,各區也都安排相應政策資金,提高了消費幫扶機制的“含金量”。
深圳強化政治擔當,全市上下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把消費幫扶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建立以市委書記、市長負總責的市領導掛點指導機制,做到“市級領導干部齊上陣、對口市縣掛點全覆蓋”。同時,深圳完善工作機制,成立市、區消費幫扶工作專班,將消費幫扶任務層層分解,實行“臺賬化、項目化、數字化、責任化”管理。
培育“好產業”
因勢利導注重全產業鏈發展
深圳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市民中心旗艦店的馕文化專區,每天限量供應的芝麻馕、核桃馕、甜馕等各式新疆馕餅,吸引眾多深圳市民專程前來品嘗、購買,人氣火爆。在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深圳援疆指揮部聯合推動下,深圳目前已經建成馕文化館和專賣店20個,每天銷售馕近萬張。
在新疆喀什,南達乳業、深喀農業等多家企業已入駐深圳援建的馕文化產業園。園區日均生產馕50萬個左右,帶動5000余名產業工人就近就地就業。小小馕餅,不僅成為富民興疆的特色優勢產業,也成為深圳與新疆交流交融的紐帶。
消費幫扶一頭牽著幫扶地區當地特色產品,一頭連接深圳的高需求市場。深圳通過因勢利導,支持深圳龍頭企業到對口幫扶地區投資,突出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配套化發展,持續推動對口幫扶地區培育“好產業”。
在規模化建設方面,深圳在對口幫扶地區重點加強供深基地建設,制定《深圳市“菜籃子”基地認定與監測管理辦法》,對供深基地給予最高3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目前已累計認證供深農產品示范基地37個。
在標準化生產方面,深圳堅持供深基地“四個統一”標準,即產品質量標準統一、加工要求統一、包裝標志統一、品牌銷售統一,打造出喀什香馕、察隅獼猴桃、百色芒果、大化七百弄雞等一批知名產品。
在配套化完善方面,深圳打造生產、加工、分揀、包裝和冷鏈運輸全產業鏈業態,提升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幫扶廣西百色、河池等地建設53個加工倉儲配套項目,引導順豐在廣西28個縣建設農產品產地倉,龍光集團在南寧投資建設食品智慧港,安琪月餅集團到喀什投資建設馕生產加工基地等。
打造“好品牌”
深挖產品價值提升市場認可度
來自廣西大化的“圳品”七百弄雞進入深圳多個大型商超,受到市民熱捧;百色設計推出“圳品”芒果禮盒上架銷售后,“圳品”芒果今年銷售額較2020年增長200%……深圳創新打造“圳品”創新幫扶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今年10月,國家鄉村振興局專文向全國推廣這一消費幫扶的特色做法和有效經驗。
“圳品”是深圳市基于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而打造的食品領域“城市品牌”。近兩年,深圳大力探索“圳品”幫扶,積極組織對口幫扶地區開展“圳品”認證培訓,已累計推動110個消費幫扶產品納入“圳品”體系,“圳品”在深銷量較以往平均提高30%。
針對部分消費幫扶產品市場認可程度不高、競爭力不強等短板,深圳深挖產品價值屬性,通過鍛長板、補短板、筑底板,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提高產品價值。其中,推進“圳品”認證,是深圳推動幫扶產品打造“好品牌”的創新舉措之一。
同時,深圳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實施科技支農、科技特派員行動,支持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等機構、企業,打造一批如牦牛改良、海水稻、巴馬香豬等科技品牌項目,強化科技支撐。
在品牌建設上,深圳注重差異化,通過落實“一縣一品”特色品牌計劃,打造出環江紅心香柚、紫金茶葉等一批縣域品牌。今年9月,深圳首次舉辦“海推海選聯展聯銷”好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吸引近200家企業踴躍報名,累計吸引投票達233萬人次,綜合評選出喀什牛奶馕、巴馬四季燕之泉等“百強好產品”,擴大消費幫扶品牌效應。
拓展“好渠道”
建立立體式全方位銷售網絡
打開手機進入“圳幫扶”線上商城,各種時令生鮮、糧油肉禽琳瑯滿目,廣西牛肉、汕尾大米、重慶巫山木耳、西藏察隅獼猴桃、新疆喀什伽師瓜、廣東河源鷹嘴桃……這里就是深圳市民的線上“菜籃子”。
“圳幫扶”線上平臺自去年6月正式上線,與深圳消費幫扶中心無縫對接,匯集了深圳對口幫扶地區的近4000種農特產品,在滿足市民日常采購農特產品需求的同時,也讓消費幫扶成為深圳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為幫助對口地區優質農產品拓寬銷路,深圳堅持“線下+線上”相結合,大力推進消費幫扶專館、專區、專柜的布放、監督和管理。目前,深圳線下已經形成“1+10”市、區兩級消費幫扶中心,開設消費幫扶專館、專區、專柜2176個;線上推動開設網店3400余家,打造“圳幫扶APP”線上商城、“圳幫扶集市”、“圳幫扶數據平臺”集群,不僅在全國消費幫扶平臺中首個使用數字貨幣,還推出拼團、直播、線上開店、大客戶采購等功能,累計注冊用戶近30萬,銷售訂單超32萬單。
同時,深圳堅持“政府+企業”“黨員+群眾”相結合,多管齊下凝聚合力,全方位拓寬銷售供應渠道。深圳發動全市1000余家預算單位以不低于各單位年度農副產品采購總額的30%積極采購消費幫扶產品,今年全市各級預算單位完成832平臺扶貧產品采購額3.2億元,通過以買代捐活動采購5.13億元。
深圳在全市1050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展銷消費幫扶產品,推出“線下超市展廳+線上數據平臺+黨群共建共享”消費模式,累計發放幫扶消費券1100萬元。此外,還通過舉辦深圳潮汕美食節,吸引百萬余名市民打卡消費,簽約采購額6000萬元;開展好產品進飯堂推介行動,首批17家食堂、餐飲企業和協會簽約采購9600萬元。(記者吳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