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區已成為科技創新“高產田”。記者昨日獲悉,擴區近兩年的深圳高新區以全市8%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約25.5%的GDP——約7063.2億元,打造了新一代通信技術、互聯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千百億級產業集群。
據了解,深圳高新區于1996年12月獲國務院批復設立,規劃面積11.52平方公里,單位面積產出居國家級高新區首位,綜合排名位居全國前列,是國家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首批六家試點園區之一。2019年4月,市政府決定實施深圳高新區擴區提質,將南山園區、坪山園區、龍崗園區、寶安園區、龍華園區等5個園區納入深圳高新區范圍,從“一區一園”擴大到“一區兩核五園”,總規劃面積由11.52平方公里擴大到159.48平方公里,相當于擴區前的14倍。
“深圳高新區已成為引領深圳科技創新的核心引擎、輻射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重大力量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先行示范基地。”市科創委黨組書記、副主任邱宣表示,擴區后,深圳高新區以全市8%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約25.5%的GDP。根據火炬統計快報,2020年深圳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18456.63億元,同比增長8.3%;工業總產值12444.63億元,同比增長12.3%;上繳稅費843.19億元,同比增長18.2%;實現凈利潤2283.29億元,同比增長11.9%;園區生產總值(GDP)約7063.2億元。
高新區是高新技術產業壯大的“主陣地”。深圳高新區打造了新一代通信技術、互聯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千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了華為、中興、騰訊、邁瑞、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形成了“頭部企業”全面領跑、新銳企業多點開花、中小企業雨后春筍的蓬勃發展局面。2020年,深圳高新區上市企業277家。
邱宣表示,下一步,將把高新區這面旗幟舉得更高,牢牢把握“高”和“新”的發展定位,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向“創新引領發展”的戰略轉變,進一步優化“一區兩核多園”發展布局,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聞坤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