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日起,深圳市《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打造制造強市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正式施行。該措施從6個方面提出了28條具體措施,大手筆支持制造業發展,提升發展能級,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圳樣本”。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若干措施》圍繞提升制造業發展能級、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大力降低資源要素成本、加強制造業空間保障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等6個方面展開,推動深圳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積極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若干措施》提出,培育壯大萬億級、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突破3萬億元,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近1萬億元,在生物醫藥、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對參與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的機構,最高給予1∶1配套資助。
培育接續發展的企業梯隊,實施“登峰計劃”,力爭到2025年,年度產值超1000億元的工業企業達5家,500億元至1000億元和100億元至500億元的分別達到5家和40家。對年度產值首次達到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2000萬元、1000萬元、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企業擴產增效,對年度產值5億元以上且達到一定增速的工業企業給予獎勵。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制造業總部扎根發展,積極引進制造業重大項目,推動制造業重大項目落地。強化產業用地和項目落地統籌,對重大投資項目、重點招商項目、上市公司募資項目的產業用地需求實行揭榜制,結合產業布局規劃,將項目優先落戶在能更好滿足企業需求的區域。梳理工業百強企業增資擴產項目用地用房需求,優先在所在轄區解決,所在轄區無法解決的,產業部門應及時報市政府統籌安排。加大對工業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對重大工業投資項目、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投資的本地工業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最高5000萬元資助。
深圳全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布局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發揮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作用,在未來通信高端器件、超高清視頻、智能化精密工具等領域爭創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對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平臺建設、技術研發、示范應用等項目,按不超過總投資的50%,給予最高5000萬元資助。對已撥付的國家和省制造業創新中心資助資金,最高給予1∶1配套資助。鼓勵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對經認定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及其能力提升項目,分別按不超過其軟硬件設施投入的2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
《若干措施》特別提出,提高工業基礎能力,以技術改造引領智能化轉型,以工業互聯網引領數字化轉型,以能效提升引領綠色化轉型,加大創新產品推廣力度。同時,深圳推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供應鏈。凡是符合政策、達到一定條件的項目,均給予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在降低生產成本和保障工業用地方面提出了明確措施。比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工業用房價格等。措施指出支持各區通過新建、購買和統租等方式籌建工業保障房,以低價出租或出售給中小企業。
在加強工業用地保障上,整備改造100平方公里產業空間,將成片連片、亟須改造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空間,全部納入土地整備或連片改造范圍。同時,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業區。針對建成投產已滿一定年限的工業用地,研究出臺轉讓管理規定,科學制定工業用地轉讓價格評估及增值收益分成機制。(記者吳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