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推進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

發布時間:2021-01-12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吳猛

漫畫:顏慶雄

引子:

公共企事業單位量大面廣,涉及教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環境保護、公共交通等領域,與公眾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公共屬性,有必要通過信息公開加強監管,以維護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制定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部署加強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本期思與辨就該問題進行討論。

■主持人:趙鑫

■嘉賓:李長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和靜鈞(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李文軍(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走上法制化、規范化道路

主持人:《辦法》出臺有何意義?

李長安:以往我們談到的政府信息公開主體大多是政府等行政機關,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公共企事業單位其實也是信息公開的主體。隨著教育、醫療、水電熱氣等公共需求的增加,我們必須重視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問題。此次《辦法》使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走上法制化、規范化道路。一方面,能夠使民眾對于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有更多的知情權,對此類單位的運行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促進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更透明、運作更規范,對公共企事業單位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也有好處。

和靜鈞:公共企事業單位所提供的服務門類龐雜,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具備公共屬性,這本來就應當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必然延伸。然而,政府結構改革以及公共事業單位企業化,導致信息公開主體分離和淡化,法律規定的政府信息公開基本上屬于政務信息,不足以滿足老百姓對信息公開的需要。而大部分與公共企事業單位有關的信息公開規定,又散落在不同類別的法律規定中,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流于形式。隨著老百姓對生活質量與公共空間關注度的提高,對公共信息公開的需求也愈加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必要為不同門類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制定信息公開標準和規范,指導各類公共企事業單位正確、及時、全面地公開公共信息,回應百姓的需求,服務于社會,并以此主動接受監督。從這些方面看,《辦法》的出臺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補上了信息公開的短板,意義重大。

李文軍:《辦法》的出臺,對于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營商環境包括四個維度: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和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對于營商環境的第三點特別重要。當然,信息公開,必須是高質量地公開,標準有三點:一是公開的渠道應當是官方的,且渠道應當統一,不能分散、凌亂地公開;二是公開應當有一定的提前量,要留給市場主體必要的時間理解消化以及提出意見;三是公開的信息應當定期發布,并能夠讓市場主體方便地獲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優化營商環境的目的。

對于公開的范圍,需要遵循區分原則

主持人:《辦法》提出,公共企事業單位以主動公開為主,原則上不采取依申請公開的方式。為什么原則上不采取依申請公開?各單位在確定主動公開的信息范圍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李文軍:信息種類繁多,有些信息屬于保密信息,和公民隱私密切相關,不適宜依申請而公開。對于主動公開,公共企事業單位進入公共服務領域之后,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專業優勢和對某方面公共資源的壟斷,如果不強制其如實公開相關信息,就會造成其對信息的獨占,使得政府機關和社會公眾在該信息資源面前都處于弱勢地位,造成政府與公共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與公共企事業單位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損害公共利益和公民的知情權。只有進行信息公開,才能夠為各方主體間的對話和溝通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使得各方主體的利益在博弈中達到平衡。

對于公開的范圍,需要遵循區分原則,有些信息需要保密,而信息中凡是能夠公開的內容都應當公開,不能籠統地以涉密為由整體拒絕公開。

李長安:主動公開和申請公開是政府和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的兩種方式。在之前制定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就已經要求政府部門原則上要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主動公開信息,此次公共企事業單位也是依循此例。網絡時代信息傳播加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公共企事業單位公布的信息,通過了解這些信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犯。當然,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的信息,屬信息公開的例外。

和靜鈞:原則上不采取依申請公開的方式,更多的是考慮到公共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性問題。這些單位所處的行業領域不同,掌握的信息面較窄,不適宜采取依申請公開,也有利于避免陷入纏訴的泥淖之中。當然,誠如法諺所言,沒有可訴性,也就沒有救濟。在堅持主動公開的方式下,也應該在主動公開的信息條目中補以“依申請公開”的監督性規定,使信息公開監督更利于操作。在確定主動公開的信息范圍時,各單位應嚴格遵循信息公開的相關規定,可以試行“一行一策”,甚至“一家一策”,足量公開信息。

信息不對稱是最有可能導致侵權行為發生的誘因之一

主持人:《辦法》還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和靜鈞:《辦法》的出臺,相當于把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定位為行政監督事權,這使主管職能部門能夠對違反《辦法》的單位進行處罰,單位也可以就此提出行政復議,使公共企事業單位在公共屬性上重新回到行政程序軌道,有利于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實現其公共服務的宗旨,防止其因市場逐利而異化,可以說《辦法》出臺本身就是一大亮點。其次,在推廣信息公開的方式上,總體采取“1+N”的試點推廣模式,其中“1”是指以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體系建設為第一步,下一步是“N”,即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陸續出臺教育、衛生健康等8個領域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專門性規定,穩健地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工作,不搞形式主義,求真務實,這些安排也是《辦法》的亮點之一。最后,《辦法》對分散于各類法規里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進行了總結,這有利于提高《辦法》的運行效果。

李文軍:《辦法》的第五條,滿足服務對象以及社會公眾的個性化信息需求,是一大亮點,有利于提高信息公開的精準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公開和保護隱私間達到平衡。公共企事業單位雖然面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但歸根結底都會指向具體的個體,而為個人所提供的服務大多建立在私法合同的基礎上,因此相關信息多帶有個人隱私性質。如醫療機構主要是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但由此而產生的信息卻不能隨便公開。

李長安:此次《辦法》強調,要重點推進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公共屬性較強、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與服務對象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突出、需要重點加強監管的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事實上,信息不對稱是最有可能導致侵權行為發生的誘因之一。許多公共企事業單位屬于壟斷行業范疇,擁有定價權、分配權等壟斷權力。比如學費、醫療費醫藥費、水電氣費等等,都涉及到民眾的切身利益。假如相關信息不公開,公共企事業單位很容易對公眾的權益造成損害,導致供需雙方產生沖突。因此,大力推進此類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必須成為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