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廣東省財政廳采訪時了解到,省財政廳積極推動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持續加大支持力度,通過“建體系”“減負擔”“引進來”“批量化”等一系列舉措,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難題。
在“建體系”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制機制方面,省財政廳著力構建全省統一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廣泛參與,出資入股與無償捐資相結合的多元化融資擔保機構資金補充機制,提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經營和抗風險能力。省財政統籌安排50億元資金支持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實現各地級以上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體系全覆蓋。同時積極推進銀擔合作,以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為龍頭,建立“總對總”銀擔合作機制,引領各級銀擔合作。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擔保授信準入、免收保證金、擔保放大倍數、利率水平、續貸條件及放寬代償期限等方面提供更多優惠。
在“減負擔”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方面,省財政廳推出建立代償補償機制。省財政每年安排省融資再擔保代償補償資金,對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授信范圍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際代償損失,給予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50%的分擔補償;鼓勵各地對本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實際代償損失進行分擔補償。同時省財政廳不斷提高獎補比例。2019年,省財政出臺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對單戶擔保金額1000萬元及以下、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5%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給予0.5%的降費補助。今年,進一步增大補助力度,對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給予1%的降費補助。
在“引進來”全面對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方面,省財政廳在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成立后,及時做好政策對接,推動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于2018年9月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簽約,引導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發揮“機構體系核心、扶持政策平臺、銀擔合作窗口”作用,通過機構合作、產品創新、機制完善等方式,不斷擴大支小支農業務規模。2020年1至10月,廣東省融資再擔保公司已與全省44家合作擔保機構開展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業務合作,新增備案項目2491筆,融資擔保金額合計90.34億元。
在“批量化”創新小微企業融資產品模式方面,省財政廳發揮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行業“龍頭”作用,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快產品創新,推出符合政策導向、多方分擔風險的小微企業批量融資擔保產品,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加快審批效率,為符合條件的借款主體提供期限為1至3年、金額在1000萬元以內的融資擔保服務,年化擔保費率低至1%以下。截至2020年9月底,批量產品已在江門、清遠、揭陽、潮州、汕頭等地市落地并逐漸上量上規模,批量產品累計發放“三農”、小微企業貸款金額超過12億元。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古國真劉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