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區政企服務平臺在第二屆紅嶺金融論壇上正式發布。
搭建溝通平臺紓解企業訴求,是政務系統建設政企服務平臺的初心。以往,在服務企業的傳統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著訴求反饋不暢、政策通達不好、數據共享不全等問題。在此背景下,“羅湖區政企服務平臺”應運而生,成為解決這些“病癥”的一劑“良藥”,旨在實現“精準服務、破除壁壘、快捷溝通”的服務企業目標。
“數據多跑路,企業不跑腿”是羅湖區政企服務平臺的標準,將企業的訴求數據化處理、流轉、記錄,通過掌上辦公的方式為“企業側”和“政府側”提供方便快捷的使用體驗。自去年6月28日上線試運行以來,羅湖區政企服務平臺在微信企業號、PC管理端、數據應用三大方面著力開展建設,既方便了企業精準反映問題,又幫助政府部門點對點迅捷處理問題等。
自上線運行以來,政企服務平臺在羅湖“企業圈”家喻戶曉,已為557家企業提供服務,成為轄區企業辦事咨詢的“明星產品”,助力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轄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專業平臺服務“到家”打通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羅湖區政企服務平臺在轄區內擁有良好口碑,究其原因還是把服務企業放在了“心上”。
在該平臺微信企業號中,“企業心聲”“直達互動”“惠企政策”等九大功能版塊基本涵蓋企業所涉及的辦事流程。正如“企業心聲”版塊的名稱一樣,轄區企業有任何辦事訴求都可在版塊內向政府部門“吐露心聲”。在收到“企業訴求件”后,政府部門將及時回復反饋信息,必要時也會提供相關附件。截至目前,“企業心聲”已為轄區企業辦理562項企業訴求件,便捷的特點和周到的服務已助其成為企業反映訴求的首選。
享受“一對多”服務也是平臺內的“常規操作”。在“直達互動”版塊中,企業可隨時與涉及業務的政府相關部門快速匹配,實現企業聯絡人與政府工作人員平臺內在線溝通,極大降低了溝通成本。
在信息化浪潮中,為使轄區企業能夠準確接收到市、區最新惠企政策,“惠企政策”版塊不僅隨時更新相關政策,更能主動向不同企業推送匹配政策。另一方面,“政策計算器”功能還能幫助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精準計算扶持金額。企業可通過“問答匹配”方式精準匹配到可獲得的政策,解決企業難以查找政策、難以吃透政策的痛點,實現政策“一鍵可知,一號盡覽”。
“可以說政企服務平臺就是羅湖企業服務的‘百寶箱’,共收錄各類信息5萬余條并定期更新,‘百度一下’變成了‘政企平臺一下’。”羅湖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
新應用助力城區招商
“2.0版”增加多項服務功能
羅湖區政企服務平臺架起了企業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梁,為精準施策、精準服務創造良好條件,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羅湖區政企服務平臺于去年6月28日上線試運行,9月份正式上線運營。目前,已實現全區52家政府單位共236名涉企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入駐,全區557家重點企業全部成為平臺“VIP”用戶。有企業負責人表示:“沒想到政府的線上服務同樣熱情,本以為還要跑幾次辦事窗口,沒想到手機上就給我解決了,跟用社交軟件一樣方便。”
除了在日常工作中盡職盡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平臺更是起到了橋梁般的作用。為助力轄區企業復工復產,羅湖區產業部門利用平臺快速收集420家重點企業報送的234萬個口罩需求,發放測溫槍5055支,并及時推送109條各級政府幫扶政策。
如果說,現在的“1.0”版政企服務平臺打造出了有求必應的環境,那么在明年即將和企業見面的“2.0”版政企服務平臺,將會全方位加強服務體驗和功能。
不久前召開的羅湖區產業空間推介暨招商大會上,“羅湖區產業空間地圖”被重點推介。據了解,該產業空間地圖亦將應用在“2.0”版政企服務平臺上。“產業空間地圖可以說做到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轄區內所有產業空間的價格、區位等關鍵信息被標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羅湖區政數局工作人員表示,該地圖從時間與空間、城市更新與現有用地維度,對全區產業空間進行可視化立體展示。未來,“2.0”版政企服務平臺還會上線“企業主頁”“企業服務超市”等功能,給轄區企業提供更多的服務措施和更通暢的交流渠道,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感,為打造羅湖優質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杜澎李炎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