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科技范”護航平安銀行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0-09-10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吳猛

在平安銀行2020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董事長謝永林發表主題演講。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布局科技就是布局未來!”在近日舉行的平安銀行2020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盤點該行近年以科技為手段,推動零售轉型、對公做精所取得成績,感慨頗多。

在繁華的深南大道夜景中,一座風帆形大廈燈火璀璨,頂端閃耀著“平安銀行”的標識,它過去叫深圳發展銀行大廈,曾是深圳地標性建筑之一;而今天的平安銀行總部大部搬到平安金融中心,這座更雄偉的深圳地標曾花4年打地基,而飛升到近600米高度,只用了半年。扎根特區,厚積薄發,平安銀行向“打造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的目標穩步前行。

從上個世紀末一家瀕臨破產的銀行到引來外資戰略投資者,再到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從深發展到平安銀行,從當初的農村信用社到如今的綜合金融平臺,特別是董事長謝永林在2020年提出“新三年”改革目標,平安銀行正邁入新的歷史征程。

金融業改革開放開先河

平安銀行的前身是深圳發展銀行。上個世紀80年代的深圳經濟特區,很多改革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當年全市21家農村信用社由于虧損,同時資金一直是影響特區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經過反復協調,深圳市政府開出了改革治亂的方子,讓信用社脫離農行,組建一家特區銀行,服務特區經濟。

1987年12月28日,采用股份制結構的深圳發展銀行正式成立,次年該銀行各項指標就實現大幅增長。

在早期“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中,很多創新都是大膽的突破與探索。比如,深發展在設立之初,就公開發行了股票。1991年4月3日,深發展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并正式在深交所上市交易,成為新中國第一家上市銀行。

上市后的深發展,以獨特的地位一度成為中國早期股票市場上的風向標。對老一輩的股民來說,深發展這個名字伴隨著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股市記憶。1997年初,一波大牛市不期而至,不過,牛市盛宴結束之后,深發展的股價也伴隨著其業績開始下滑,一代龍頭終成追憶。

為推動深圳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2001年,深圳市政府提出金融類機構大膽引進國際資本和管理,深發展再次成為推進金融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此后深發展成功引進美國新橋投資作為其戰略投資者,成為國內首家以外資為第一大股東的商業銀行。首位洋行長進入,國際先進的管理技術與本土經驗有效結合,零售業務高速增長,凈利潤大幅增加。

此后幾年盡管深發展各方面表現不錯,但由于受到資本金的約束,在2005年到2010年期間錯失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被招行、興業、民生等后起之秀超越。

深發展的股權結構再次面臨調整。此時,中國平安集團將目光投向了深發展。2010年5月8日,中國平安取代新橋投資成為深發展第一大股東。2012年1月,公司名稱變更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隨后也變更為“平安銀行”。

至此,一個全新的平安銀行誕生了。這一吸收合并,是中國銀行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銀行整合案例。

納入平安版圖之后,深發展獲得新生。整合完成后,兩行合并總資產達1.5萬億元,網點410家,零售客戶2500多萬戶,公司客戶20多萬戶,客戶服務能力等得到大幅提升,兩行各自的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平安銀行從此跨入全國中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行列。

“金融+科技”護航零售轉型

2016年,謝永林被委派到平安銀行任董事長。自上任起,謝永林就帶著清晰的改革任務,而“改革”也正是謝永林的強項。在平安近30年的從業經歷中,他大半時間在改革中度過,正因如此,因勢利導、因時制宜的作戰邏輯已經深入骨髓。

改革需要綱舉目張,謝永林將零售轉型提為銀行的首要戰略。2016年下半年,平安銀行拉開了零售戰略轉型的大幕,確立了“以零售為核心,打造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的總體愿景與核心戰略以及“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的三大關鍵戰略。

在轉型過程中,如何快速高效推進零售銀行轉型,成為擺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謝永林意識到,科技是驅動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的基礎,銀行零售轉型離不開科技的賦能。

謝永林對零售轉型作了清晰的三階段規劃:第一階段是保證科技投入,做好技術基建,短期內快速提升業績,大幅改善用戶體驗;第二階段科技應用由點到面,業績實現突破式成長;第三階段科技引領商業模式全面革新,業績實現全面爆發,客戶口碑及品牌影響力領先市場。

零售三階段的戰略進階與技術牢牢捆綁在一起。為此,平安銀行不斷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數據顯示,2019年,該行IT資本性支出及費用投入同比增長35.8%,其中用于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投入高達10.91億元。

平安銀行對科技研發的重視和大手筆投入,帶來了卓越的成效。該行依托平安集團核心技術和資源,持續深化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生物識別等前沿科技與應用場景的融合,實現“技術引領”,在產能及效率提升、成本控制、風控體系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得益于平安銀行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以及全面的數字化布局,平安銀行小企業數字金融屢立戰功。為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平安銀行于2月迅速推出無接觸線上化經營解決方案“小企業數字金融”,通過互聯網進件、人臉識別、遠程面簽、自動放款等技術,實現主流融資產品最快60秒完成審批、10秒完成放款服務,7×24小時在線服務、在線辦理。以短時間、高效率為中小微企業輸送“續命”能量。

升級打造SAT服務體系、成功上線4.0版口袋銀行APP、打造智能化零售新網點、融入集團五大生態圈……如今的平安銀行,每一天都在創新,每一個創新,也都距離“打造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借助“金融+科技”,平安銀行的零售轉型戰略成效顯著。該行2019年的年報顯示,2019年規模效益穩中趨好,實現營業收入1379.58億元,同比增長18.2%;凈利潤281.95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零售業務凈利潤194.93億元,同比增長13.8%,在全行凈利潤中占比69.1%,其零售業務的利潤在全行利潤的占比近七成。

新三年規劃的“科技范”

2020年,是平安銀行零售轉型新階段的開局之年,該行提出打造“數字銀行、生態銀行、平臺銀行”三張名片的新目標,推動零售轉型邁上新臺階。

對于新的三年規劃,平安銀行對其描述為:將按照新的“3+2+1”經營策略,零售業務抓好信用卡、私人銀行、數據中臺三大突破口,對公業務打響新型供應鏈、票據一體化、統一客戶經營平臺、復雜投融、生態化綜拓“五張王牌”,以科技、生態、渠道三大賦能驅動銀行新三年資產負債轉型。

在2020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謝永林一個小時的主題演講都在圍繞這一轉型規劃的核心——科技展開。他將平安銀行這四年科技的投入比喻為打地基,這也是平安銀行下一步得以“平地起高樓”的重要基礎。

謝永林表示:“隨著平安科技能力越來越強大,傳統銀行的發展邏輯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更多金融加科技的新商業模式會改變傳統銀行的競爭賽道,面向未來,科技依然是我們重點投入的領域,要我們相信布局科技,布局未來。”

“所以,第一,我們要快速推進新核心系統的迭代升級,確保信息安全;第二,平安還要持續生根核心基礎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人工識別等,這些基礎科技要跟上,要盈利,更重要的是要有方法,要有毅力,要有人才,要有機制;第三,未來的金融一定開放融合。我們的科技系統要將銀行的核心能力通過原子化的方式融入到外部合作伙伴的場景當中去,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金融與實體經濟密切結合。”謝永林說。

謝永林進一步表示,平安銀行有信心在新三年借助平安集團的科技優勢,在下一個發展周期中,穩健起飛更上層樓。

(慎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