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昨日,為期兩天的第五屆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在北京開幕。作為中國互聯網安全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本次峰會以“產業升級、安全升維”為主題,首次聚焦產業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安全行業的變化及趨勢。峰會提出,安全將成為企業在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競爭力的構建,需要安全產業鏈的生態協同與支撐。此外,5G對網絡安全也是一把“雙刃劍”。
會上,騰訊宣布開放多年積累的安全中臺能力,降低企業客戶的安全建設門檻,致力于成為產業數字化升級的安全戰略官。與此同時,騰訊將基于P17安全領袖俱樂部,攜手國內安全上市企業共建產業安全生態,承擔護航產業互聯網安全發展的職責。
安全產業市場將增至千億級
騰訊公司云與智慧產業總裁湯道生首先表示,產業安全已成為企業CEO的一把手工程。他分析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兩大安全發展特點時指出:一是產業互聯網時代安全威脅突發性更強、破壞性更大,尤其涉及國計民生的產業領域,一旦遭遇網絡攻擊,可能造成極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二是產業安全降本增效價值逐步顯現,已成為數字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在金融、零售領域尤其明顯。
美國權威市場研究和分析機構IDC預測,2019年中國安全解決方案總體支出預計達到69.5億美元,2018-2022年預測期內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5.6%,增速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2年,其市場規模將增長至千億級。
對此,湯道生說,數字化技術推動行業升級過程中,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在日益凸顯。如醫療、金融、物聯網,甚至是能源和工業,在這些產業領域,數字化程度相對較高,對安全的需求最迫切。他預計,未來3-5年,安全加速“駛入”產業發展快車道。
據悉,騰訊為華夏銀行搭建的營銷、風控和放款體系龍商貸,在保障用戶資金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幫助用戶融資降低50%的成本。一年時間,已累計服務2.3萬家小微企業,成為普惠金融樣板工程。
安全生態協同共建迫在眉睫
正所謂“獨行快、眾行遠”。伴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增量安全需求的復雜性,加快安全生態協同共建迫在眉睫。在峰會首日的P17安全領袖圓桌上,騰訊與國內安全上市企業達成了“生態資源共享、能力互補、生態共建”全新合作機制,共同承擔守護產業互聯網發展的責任。
騰訊副總裁馬斌表示,產業互聯網背景下的安全產業趨勢變化,促使安全產業鏈伙伴的加速融合。云計算打破了傳統的網絡邊界防護,物聯網使企業的信息資產無處不在,企業業務模式和場景越趨復雜,對于安全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家企業或機構的安全規劃與建設,很難由單一一家安全企業提供完整技術能力來解決。
目前騰訊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安全聯合解決方案超過20個,這些聯合解決方案占騰訊安全全品類銷售比例達到26%,在2019年上半年,騰訊安全產品通過渠道伙伴銷售的增速達到200%。
5G對網絡安全是把“雙刃劍”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5G對安全是一把雙刃劍。
“5G實現了計算跟通信的融合,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網絡運維減少了人為的差錯,智能化的監控有利于提高網絡的安全防御水平,但是5G的虛擬化和軟件定義的能力引入了新的安全風險,需要正視5G帶來的安全挑戰。”鄔賀銓說。
鄔賀銓指出,虛擬化是5G很重要的技術,包括業務切片、軟件定義網絡、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等。正是這些技術支撐了從4G到5G的演進,5G和4G相比,峰值速率提高了30倍,用戶體驗數據率提升了10倍,頻譜效率提升了3倍,但網絡功能虛擬化以后,跟過去電信專用的設備相比,它更容易遭受攻擊,網絡穩定性也比較容易受影響。網絡切片也可能會首先遭到木馬的攻擊、病毒的控制,最終使整個網絡癱瘓。
鄔賀銓也同時表示,5G帶來的安全風險可以通過其他的安全措施來解決。未來將需要把更多的大數據、AI技術應用在網絡安全上。AI可以發現異常的流量,可以統計企業的異常數據和外部的情報,進行綜合的分析。企業要自身搞好安全,也要根據工控系統的集成商,獲得安全服務,從電信運營商得到網絡整個流量異常的數據,以及政府收集社會的安全數據等,當它們之間彼此互通后,便可實現威脅情報的共享,從而才能使整個網絡的運維更加智能,提高網絡抵御威脅的能力,降低運維的成本。
■深圳特區報記者周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