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征程。從今天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聚焦深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生動實踐,用來自基層一線的鮮活故事,展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請垂注。
仲夏時節,枝繁葉茂。在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內,僅僅幾分鐘,零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林健就在快捷窗口領到了新創辦企業的一套完整材料,包括營業執照、發票專用章、財務專用章、法定代表人章等。林健告訴記者,他在前一天下班后提交注冊企業所需材料,第二天早上就收到通知可以領取。“來辦理商業變更,提交材料之后,一兩個小時就辦理成功了,當天變更,當天出結果,如果我選擇快遞上門的話,還可以實現‘一次都不用跑’。”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的一窗通辦,讓林健稱贊不已。
這是本報記者前不久隨中央省市媒體采訪團來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和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采訪看到的情景。目前,前海一片創新創業的火熱景象,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重大基建破土動工,越來越多的企業加速入駐,粵港澳及五湖四海的追夢者來此快樂創業。
創業團隊集聚的“人才磁場”
“在這里創業,給我和我的團隊帶來了視野上的開闊,在這里我們體驗到了得天獨厚的創業氛圍和極具特色的創業環境。”深圳市盤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建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正如趙建樹所說,走進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以下簡稱“夢工場”),白色成為場內的主色調。交織縱橫的小路將一棟棟現代化辦公樓相互貫通,極具“港式”特色。
“夢工場營運以來,開創了以‘夢工場為主導,合作機構為主體’的協同創業服務模式,引進了多家深港國際孵化平臺和專業服務機構。”夢工場相關負責人說,截至今年一季度,夢工場累計備案孵化創業團隊446家,其中港澳臺及國際備案團隊227家。在物理空間建設方面,目前已啟動了夢工場二期擴建,新增空間面積約1.9萬平方米,預計今年8月可正式啟用。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夢工場的蓬勃發展,得益于前海從2018年開始提出的“聚焦前海企業歸巢”計劃,將企業歸巢視為前海現階段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加以推進。兩年多來,前海一直推行“2+3+6+N”產業政策體系,并不斷更新出臺租金補貼、總部企業(修訂)等政策。
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銀行,自2014年在前海成立以來,微眾銀行依托前海創新熱土,為國內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業供給側改革、解決金融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范例,初步走出了一條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作為前海誕生的企業,微眾銀行一直植根于這片土壤飛速發展,截至目前,微眾銀行已經為前海貢獻了40多億稅收,銀行服務的個人客戶突破2億人,小微企業法人客戶達90萬家。”微眾銀行監事長萬軍表示,微眾銀行的客戶增長速度在國內外商業銀行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目前微眾銀行在民營銀行中首屈一指,并被國際知名獨立研究公司Forrester定義為“世界領先的數字銀行”。
沛雨甘霖的政策支持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前海按照中央對港澳青年工作部署,結合港澳青年實際情況,為港澳青年工作探索新路徑,促進港澳青年與內地的交流融合。積極搭建港澳青年參觀、實習、就業以及創業的成長階梯,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目前,前海全面支持港澳青年發展的政策體系初步成型,已成為港澳青年內地發展的“第一站”。
在搭建扶持港澳青年發展的政策體系方面,前海發布了《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實施細則,由參訪實習就業、創新創業、發展平臺、生活保障、保障機制5個部分36條具體措施組成,形成了一套系統性政策體系,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全鏈條、工作生活一條龍服務,打造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重要平臺,為港澳青年提供專項扶持政策。
在支持港澳青年實習和就業方面,前海通過配套獎學金、實習資助、就業資助、專業資助、人才資助等方式支持和鼓勵各階段的港澳青年來前海參訪、實習、就業,引導港澳青年通過前海了解內地。
給予落地前海的港澳青年初創團隊啟動資助、補貼場租和運營費用等創業成本、鼓勵資質認定、培育重點港澳青年創辦企業、給予上市獎勵、降低融資成本、提供風險補償以及資助創業交流活動。聚焦提高港澳青年在前海創新創業項目的成功率,在創業的各個階段提供全周期支持。
誕生于前海并以前海命名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家總部位于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全國性金融保險機構。自成立以來,前海人壽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耕保險主業,充分發揮風險管理和保險保障功能,為客戶提供各類人身保險服務;公司積極落實“健康中國”號召,2014年起前瞻布局醫養產業,打造“保險+醫療+養老”經營模式,為客戶提供優質醫養服務;公司穩健投資,務實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保障。
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成方表示:“前海人壽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顯然是跟前海的政策支持離不開的,目前,前海人壽守正創新、重視科技賦能,不斷提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識別、云計算方面的科技應用,不斷推進業務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在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著力打造著前海標桿企業。”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一直以來,前海管理局以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為主要目標,力爭打造全國最佳營商環境。為此,前海構建了高標準接軌國際的投資管理體系,讓企業投資便利化紅利持續釋放。”前海管理局企業服務處主任李杰仕告訴記者。
去年6月,前海出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9年營商環境改革行動方案》,圍繞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對標國際最新經貿規則、發揮前海特色優勢和加快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建設四大方面提出49項具體改革舉措。
同時,圍繞前海產業發展現狀,前海管理局有針對性地制定產業和人才支持政策,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持續激發區內創新創業活力。
李杰仕說,2019年以來,前海先后出臺了《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部企業認定及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實施細則》、《關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支持創新創業載體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細則(試行)》等10余部政策文件,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降低企業區內辦公成本,支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的不斷出臺和落地,不斷節省企業經營成本,優化投資環境,吸引眾多企業“搶灘”前海,帶動前海實現高質量發展。據統計,今年以來,前海主要經濟數據亮眼,1-4月,前海灣保稅港區進出口總額達55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3%;1-4月,前海實際利用外資12.19億美元,同比增長33.0%,為深圳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作出積極貢獻。
■深圳特區報記者張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