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遭遇銷售下滑、訂單減少、工人復工難等困境,經營面臨巨大挑戰。昨日,記者卻在眾潮電科(深圳)有限公司的廠房里看到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目前,該公司生產線排班從2個班次增加到了4個班次,員工規模由325人擴大至575人。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深圳海關積極落實國家“著力穩企業保就業”系列部署,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并針對外貿企業“堵點”“痛點”,一企一策提供“精準滴灌”式服務,提振企業生產信心,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位于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的眾潮電科主要承接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國內知名企業的服務器主板加工業務。早在2月初,該公司就到深圳海關所屬梅沙海關咨詢復工事宜,以搶占市場先機。梅沙海關特事特辦,為企業開辟自用物資“綠色通道”,明確將企業自境外采購的自用防疫物資納入辦公用品管理范圍,免予征稅,并允許從行政通道快速驗放入區,加速企業復工步伐。同時,該關積極為企業辦理手(賬)冊延期和“免擔保”,支持企業用好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眾潮電科價值3000余萬元進口設備及料件享受到增值稅免抵優惠,并順勢承接了大量國內訂單,抵消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
眾潮電科工作人員徐海波告訴記者,得益于海關精準幫扶,該公司比行業整體復工時間提前4天,就靠這“搶來”的4天時間,順利拿下一個貨值12億元的大訂單。現在市場越做最大,月均產量同比提升51.35%,眾潮電科正準備進一步擴招人員,充實車間勞動力。
中國外運是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去年底入駐前海灣保稅港區。年初受疫情影響,國際空、海航線大幅減少,物流受阻,公司一度面臨困境。
蛇口海關聚焦企業關切,充分釋放改革紅利,針對性地出臺一攬子疊加優惠政策,根據企業不同貨物屬性和運輸時效要求,指導企業通過多式聯運方式串聯東莞中歐班列以及深圳東西部港口,打破深圳西部鐵路資源匱乏和港區水深有限的限制,全面疏通疫情物流“堰塞湖”。
前不久,中國外運正式推出“前海中心倉”集拼產品。中國外運公司區域總經理張濤告訴記者,在海關幫助下,該公司業務量很快得到恢復,不但沒有出現裁員情況,還額外招聘70多名員工。
在普聯技術有限公司光明廠區,40余條生產線正全力生產趕工。深圳海關所屬前海海關“因企施策”,指定企業協調員“一對一”指導企業負責出口的子公司開展AEO重認,并鼓勵企業通過“兩步申報”辦理通關手續,確保出口貨物通關時效。得益于市場訂單的不斷增長,這家網絡通訊設備供應商成了一家“用工大戶”,為滿足訂單生產需要,今年1-4月,普聯技術有限公司光明廠區新招聘員工超5000人。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吳德群通訊員王亞芬廖志丹陳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