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科技創新“跨界”激活藍色引擎

發布時間:2020-06-08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經營中心-實習01


市民觀展2019海博會。


深圳灣禁漁海上執法。


中國海油海上鉆井平臺。


市民觀展2019海博會。

今年,中國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萬米載人潛水器”即將探訪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眾多的“深圳制造”也將隨之潛入新的“中國深度”:研祥集團“蛟龍號”計算機系統,善源照明、漢唐模科技(深圳)的“深海勇士號”LED燈,騰遠智拓電子的高效自組網數字無線傳輸設備,以及招商重工(深圳)委托的采礦機設計和海試,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合作的水下原位基因測序儀開發等。

依托在電子和信息產業領域形成的全球各城市中最完整的產業鏈,深圳經濟加速科技創新和陸??缃?,合作前景廣闊。2020年春,深圳市六屆人大八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p>

陸海聯姻海洋信息服務業前景廣闊

智慧海洋,通信先行。作為深圳眾多優秀的涉海創新企業之一,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水聲通信和水下組網技術領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皯脛撔碌摹?洋計算’理念,海洋WIFI時代近在咫尺。”CEO陳學思在展示該公司研發的無線可遙控水下機器等產品時說,“集成海洋感知、智能控制、數據分析、數據融合與可視化等技術,與水上通信構成‘空天地?!惑w化通信網絡,人類無線遙控水下機器成為現實。今年,我們將與國家部委合作開展11000全海深實地測試。公司業績預計將翻番?!?/p>

同樣萌芽于南山科技園區的深圳潛行創新科技公司,是南山“創業之星”大賽未來產業行業賽企業組一等獎得主,其最新產品潛鮫P100為全球首款八推專業作業級水下機器人。運營總裁周長根介紹,“我們的產品90%為自主研發,擁有70余項發明、PCT國際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10萬元以內的小型化、便攜化水下機器人領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一。今年盡管受到疫情沖擊,出貨量仍達到3萬臺,是2019年的3倍?!?/p>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海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總量再上新臺階,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據我市季度涉海企業直報數據初步測算,2019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占全市GDP值約10%,同比增長約8%。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大約為0.2%、30.6%和69.2%,呈“三二一”的穩定產業結構。其中,海洋信息服務業依托深圳電子和軟件產業雄厚基礎快速擴張,初步實現在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形成以中興通訊、海能達、研祥智能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

依托科技創新再造“藍色深圳”

隨著再造“藍色深圳”形成共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以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信息服務業等為代表的海洋新興產業新登記企業數2020年一季度同比逆勢增長107.7%。在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深圳初步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為源泉,以生物醫藥、生物醫學、生物制造為重點發展領域,以高新技術園區為基地,以骨干企業為主體的發展態勢。

海王集團是我國最早采用高新技術進行海洋資源開發的企業之一,海洋藥物和生物健康產品開發起步早,投入多,目前已建立從養殖、研發、中試、上市推廣的海洋藥物產業鏈。海王醫藥研究院總經理馮漢林介紹,2020年1月,由海王醫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源于海洋生物中有效成分的抗腫瘤創新藥一類新藥HW130注射液獲得美國FDA臨床試驗許可。海王還利用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與國內外科研單位合作,建立了海洋生物研究開發平臺。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了廣東省海洋聲光探測集成技術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海洋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海洋環境信息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工程實驗室、深圳海洋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平臺。一系列涉海高新科技成果躍然而出,新型海洋光電傳感器開展多次海試,高水平學術論文屢登國際知名專業雜志。

新型海洋生化要素傳感器研發項目作為深圳市“十三五”首批涉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獲得科技部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仿生金剛石薄膜研究項目,作為新型抗菌抗生物粘附材料,在海洋精密儀器和高端醫療器件表面防污應用具有廣闊前景。海洋源生物活性骨水泥,應用于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治療。以海洋殼聚糖、海藻酸鹽為基礎開發的新型止血抗菌膜,成為失血患者的福音;源自鯨須抗斷裂性的海洋設計理念,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在海洋生物材料及仿生高性能復合材料研發方面取得新發現和重要進展。

取之于海,用之于海。深圳先進院副院長呂建成認為,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充分利用深圳現有優勢產業基礎,積極開拓海洋經濟新增長點,可重點發展海洋高端電子信息與裝備產業,高附加值新型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制藥等產業;依托5G通信標準的制定,發展和應用海洋大數據。

海洋專業人才不斷聚集,海洋科技創新力量不斷積蓄。目前,深圳海洋經濟已初步建立起以產業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開放合作、市場主導、政府扶持的科技創新體系,涉海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各類創新載體共34個。

海工裝備企業升級重組打造行業龍頭

“中集開始養魚了!”位于前海的中集海洋工程公司總部,助理總裁陳有孝介紹了中集今年以總裝建造師的角色,利用海洋鉆井平臺積累的技術,邁向深遠海養殖裝備、海上旅游、海上風電等領域的捷報: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2號”完成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采成功,實現海洋工程能源及動力系統優化的重大突破;“泰瑞號”作為發射船,助力我國首次火箭海上發射試驗成功,為我國建設火箭海上發射母港奠定基礎。分批次投放的100個國內首座坐底式智能網箱“長鯨一號”,將建成亞洲最大的海洋漁業規模化養殖基地,年產值預計突破50億元;由6座智能網箱組成、總面積約等于4個標準足球場的深水養殖工船,為全球最大最先進,可下潛至60米深度,幫助挪威企業養殖200多萬尾三文魚?!半S著更多智慧海洋牧場的出現,市民的餐桌將更豐富鮮美?!标愑行⒄f。

經略海洋,裝備制勝。以中集集團為代表,南山區目前有海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其中海洋裝備行業企業6家,占海洋經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近一半。擁有海洋經濟創新載體14家,包括2家國家級。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區、承載區,各區也在積極行動。日前,鹽田港迎來了5艘各約400米長的“巨無霸”超大型集裝箱同時作業。在同一港區同時靠泊5艘20萬噸級的船舶,在全國尚屬首例,全球也屬罕見,不僅需要港口擁有優越的水深條件,還需要具備先進的操作設備和高效的裝卸效率。

匯聚一流的海工企業、一流的海工產品、一流的研發隊伍,深圳為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提出以“大海工”撬動藍色經濟發展。一方面,海工裝備產業的發展將從傳統的海洋油氣開采裝備,逐步擴向海上風力發電裝備、海洋能發電裝備、海水淡化裝備等更廣袤的領域;一方面,海工裝備產業加快重組,“中國海工集團”已在籌劃組建,將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整體解決方案行業龍頭。

海洋經濟“四梁八柱”全面建立,擎起了深圳“雙區建設”的藍色夢想。而穩居海洋產業增加值首位的海洋旅游業,以“海洋文化+旅游產業”為發展思路,傾力打造“濱海浪漫”“主題公園”“文化創意”“運動休閑”“都市風情”五大文體旅游特色產品。目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設海洋博物館和國家級海洋公園,這將進一步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也將使藍綠交織的現代濱海城市特色更加凸顯。

海博會開啟全球藍色經濟合作“云窗口”

被譽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將于今年10月繼續在深圳舉辦。據海博會執行機構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消息,為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2020海博會將依托5G技術、AR/VR、云計算等新技術,首次線上線下同步籌辦,以“互聯網+大數據+會展+貿易”的新模式,舉辦“云展覽”“云展示”“云對接”,打造永不落幕的海博會。

作為深圳加快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平臺,海博會將繼續打造集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成果交易、高端論壇、招商引資于一體的國家級展會,其線下展覽將于10月15日-1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展會推出船舶及港口航運、海洋資源開發、海洋高端裝備、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生態環保和安全六大板塊,不僅展位費全免、為境外展商免費提供36平方米特裝,且展覽面積將翻倍、展示內容更豐富、配套活動更新穎。期間,深圳海洋文化周及相關海洋科普教育活動將同步舉辦。

目前,展覽方面,六大板塊的相關國內外龍頭企業紛紛表達了參展意向。意大利船級社、中興通訊、華大海洋等企業早早遞交了申請表,將展示海洋領域最新技術和核心裝備。預計參展參會單位1000家,采購商3000余家,參展觀眾12萬人次。

論壇方面,海博會執行機構正積極與國際知名智庫機構、國內知名科研院所、涉海企業等研討論壇主題,屆時將邀請國內外海洋經濟領域大咖、領袖級人物,深度探討如何推動全球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國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

2019年10月,由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政府主辦、深圳市政府承辦的海博會首次落地深圳舉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海博會開幕。這是深圳建市以來首次舉辦的國家級國際性海洋經濟交流展示盛會,也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的又一張“閃亮名片”,意義重大。該屆海博會主題突出,亮點紛呈,成果豐碩。來自21個國家的455家展商參展,28個國家和地區約10萬人次專業觀眾參觀;首發新技術新產品432項;簽約成交394項,簽約成交金額7.4億元;達成意向合作1013項,金額18.4億元;舉辦高端論壇12場,20個國家和地區的190位嘉賓發表了演講。

全球資源+中國消費

深圳加快推動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煙波浩渺的中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帕勞共和國、庫克群島、基里巴斯共和國等專屬經濟區及周邊公海,長期活躍著一批深圳遠洋漁船。大目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等豐富鮮美的深海產品,源源不斷捕撈出水,端上中、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居民餐桌。這是深圳遠洋漁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深圳一直堅持“儲近用遠”原則,保護近海資源、發展遠洋漁業,推動遠洋漁業企業沿“一帶一路”走出去,遠洋漁業已占廣東省半壁江山,全年遠洋捕撈總產量3.3萬噸。同時,深圳嚴格執行南海伏季休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等法律規章制度,多種措施限制捕撈強度和資源破壞性大作業方式,加強一線巡查執法,嚴厲打擊涉漁三無船舶,海洋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圍繞“雙區”建設的總體要求,深圳從國家責任、區域戰略和城市定位三個層次把握現代漁業發展的基本特征與總體趨勢,找準發展定位、突破口、主要抓手;從社會民生、文化再生、國際合作的角度,發展現代都市漁業,建立現代漁業與深圳城市發展之間的有機聯系與依存關系,拓展市民親海親魚渠道,提升居民漁業獲得感和民生幸福指數;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重構現代漁業產業結構與區域分工,嫁接深圳產業優勢,明確現代漁業的主導方向與發展路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抓關鍵要素和薄弱環節,增強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積極爭取與配置國家級、國際化的高端資源,占據發展制高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核心,統籌漁業生產、居民生活和海洋生態,推動海洋漁業由原來單一產業發展轉向產城融合、產學研融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展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現代漁業特色。

為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化水平,深圳制定了“全球資源+中國消費”遠洋漁業發展戰略,全面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動密克羅尼西亞遠洋漁業基地項目建設,研究籌辦深圳國際漁業博覽會及中國-太平洋島國漁業經濟合作發展論壇,謀劃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太平洋島國聯合館,增強深圳在國際遠洋漁業資源和水產品國際貿易領域的話語權、定價權以及資源配置能力。

蛇口漁港承載著一代深圳人的集體記憶。當前,深圳正在推進蛇口漁港更新改造,將其定位為粵港澳灣區下的都市生活休閑漁港,既能延續生產岸線的歷史,成為擁有高標準配套設施的現代化漁港;又能順應當下休閑文化岸線的定位,成為集海洋教育、漁文化博覽、藝術集會、文創休閑等豐富業態于一體的都市漁港生活圈。

深圳還在大鏟灣港區規劃建設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定位為中國參與國際漁業合作先行區、中國現代遠洋漁業產業示范區、中國遠洋漁業綠色生態發展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漁業消費體驗區。其中,深圳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將以高品質海產品消費、體驗為主題,緊扣“漁+”理念,打造集消費、觀光、科普、展示于一體的特色濱?;盍^和海洋文化特色打卡點,大力提升深圳的海洋城市風貌,塑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遠洋新名片。

對接融資15億元助力海洋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應對新冠肺炎對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由自然資源部、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主辦的“海洋中小企業投融資在線路演和培訓系列活動”日前圓滿收官,共促成29家涉海企業對接融資需求約15億元,有效助力海洋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本次活動為期近一個月,分為培訓和路演兩個板塊。全程通過“深交所創新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向7700多家股權投資機構和2萬余名專業投資人進行網絡直播,來自全國海洋中小企業、投資機構、上市公司等近2000人次在線參與互動交流。來自沿海省、直轄市的29家涉海企業參加投融資路演和展示活動,對接融資需求15億元。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與深圳證券交易所緊密合作,于2019年海博會期間在深簽署了《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從擬上市企業培訓、創新創業企業投融資對接、證券市場海洋行業指數開發等方面切入,連續5年共同舉辦“海洋中小企業投融資路演”活動,直接服務超過150家涉海創新企業,支持涉海企業做優做強。雙方還將及時跟蹤企業與投資方的對接情況,總結海洋產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進一步改進和加強金融服務。

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雙區建設,深圳鼓勵海洋基金、融資租賃等新興業態發展,并開始制定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的初步框架方案。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定位于創新適應海洋經濟發展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由前海金融控股、中船投資、工商銀行等發起設立的前海中船智慧海洋創新基金,將協助推動涉海龍頭企業、海洋科研院所等在深圳落戶,培育一批智慧海洋產業上市公司,帶動深圳海洋產業凈增加值超千億元。

秦綺蔚/文何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