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列
“我如果在別的地方創業,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
說這話的,是全國政協委員、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全國兩會期間,他在接受記者連線采訪時說,40年來,深圳這片沃土孕育出全國質量最高、數量第一的民營企業群體,使得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獨領風騷,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沒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就沒有現在的深圳,沒有深圳就沒有研祥。
陳志列說,站在新起點,未來深圳需要繼續發揚敢于先行先試的創新拼搏精神,充分發揮民營高科技企業先進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高效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等優勢,將深圳的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建設、大數據中心等產業做強做大。
民營企業將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去年,陳志列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作了題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民營企業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的大會發言。
“在全國政協大會上發言無疑會引起社會各方高度關注,影響很大,而且大會發言要求高,難度大。去年能站在這個發言臺上,代表廣大民營企業發言爭取政府的支持,這是我的‘小確幸’,也是廣大民營企業家的‘大確幸’。”
陳志列表示,當前,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肯定,營商環境也在不斷優化,隨著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支持政策落地,民營企業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實業報國的信念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將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知識產權侵權罰款提高20倍
去年,陳志列提交了《關于大幅度提高對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上限》等3份提案。今年,面對一系列不利影響,如何進一步優化和提升我國的營商環境是陳志列履職的重點。
經過前期深入調研,今年,陳志列就降低工商業用電成本提出《關于工商業電費與民用電費同等價格的提案》,為威懾屢打不絕、屢禁不止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提出《關于把對知識產權侵權的懲罰成本上限提高到20倍的提案》等。
陳志列認為,多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侵權犯罪現象仍呈現出易發和多發的趨勢,屢打不絕、屢禁不止,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致使劣幣驅逐良幣、山寨擊垮品牌的現象時有發生,直接打擊了知識產權企業的發明創造熱情,阻礙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目前最高5倍的懲罰性賠償上限太低,相對于侵權收益,根本不足以形成威懾。建議大幅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陳志列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所以連年提交相關提案建議,希望能對保護知識產權做出貢獻。
全力打造數字金融高地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如何更好再出發?陳志列也積極建言。
他建議在深設立市級融資擔保基金,充分發揮科技金融專營組織機構和地方性銀行作用,更好為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深化知識產權質押、投貸聯動等科技金融創新。陳志列提出,建立民營企業聯席會議,建立民營企業重大事項、重點問題訴求專報制度。
“建議在深圳建立數字貨幣離岸中心‘試驗田’。”陳志列說,金融活,經濟活。深圳可以加大在數字貨幣應用方面的研究,爭取率先建立數字貨幣的離岸中心,充分利用市場化程度高、創新資源集聚、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強等優勢,集中優勢資源進行數字貨幣創新應用研究,在數字貨幣國際化方面先行先試,全力打造數字金融高地,實現深圳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陳志列還建議深圳在“新基建”領域成立一批全國領先的技術研究中心、產業基地和創新中心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深圳可引導由行業領軍企業牽頭,組織行業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中堅力量對‘新基建’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進行科研攻關和深度研究。對相關領域的技術項目、先進產品,由政府給予專門的財政、金融、產業等配套政策支持,形成產業規模效應;同時加快‘新基建’領域重點實驗室和關鍵人才隊伍的建設,給予主要設備補貼和人才激勵政策,加快‘新基建’領域相關產業的核心技術攻關。”陳志列說。
■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周元春甘霖李舒瑜(深圳特區報北京5月2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