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1家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延期繳稅1.2億元;辦理原產地證書為企業減免關稅8.3億元;免擔保措施為企業節省保函費用超過18萬元,釋放資金超億元。深圳海關昨日透露,針對進出口企業現金流動性不足、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該關“真金白銀”幫助企業減壓力、渡難關,助力企業復工實現“加速度”。
據悉,深圳海關細化落實海關總署關于臨時延長稅款繳納期限工作部署,對疫情期間在規定期限內繳納稅款確有困難的,企業可以向海關提交書面延期申請(最長3個月)和繳稅計劃,經審核批準后延期繳稅。對企業在海關核準的繳稅計劃內繳稅的,可予以減免滯納金。減免滯納金期間自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不超過3個月。
據統計,上述措施落地后,僅匯總征稅延遲支付就可為近180家企業延遲繳納稅款約20億元。目前,深圳海關已對11家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審核通過了延期繳稅申請,涉及稅款1.2億元,實打實地解決了企業資金困難。同時,深圳海關積極擴大免擔保受益范圍,幫助中興通訊、中興康訊、信義玻璃等公司享受免擔保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發生以來,深圳海關及時掌握進口企業政策享惠需求,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對企業申請減免稅實行“一對一”政策輔導,精準高效指導企業辦理海關業務,確保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紅利充分得到釋放。同時,該關安排專家指導業務現場簡化減免稅手續,對按規定需要驗核原件或紙質材料的,允許企業先行提交掃描件辦理海關手續,疫情結束后及時補交相關材料即可,免除企業后顧之憂。
蘇美達國際貿易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張嘉豪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深圳海關在收到我公司發送的億緯鋰能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申請后,第二天就通過遠程視頻開展業務調研,僅4個工作日就完成全部審核確認工作,目前項目價值1660萬美元的儀器設備已順利分批進口并投入生產。”
據統計,深圳海關已受理審核重大項目3個,涉及投資總額4.24億元,預計上述項目投產后將帶動地方新增年產值23億元。
同時,深圳海關為減少企業現場跑動,在簽證無紙化的基礎上,主動推出足不出戶“零接觸”申辦原產地證書服務,通過“業務先辦理、資料后補交”線上容缺辦理的方式,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對系統未實現自助打印的原產地證書,允許申請人將需簽名蓋章的原產地證書郵寄相應的主管海關,海關辦理完畢郵寄回申請人;對已復工復產亟需辦理出口原產地證書的生產型企業,深圳海關承諾網上審批時長由原來的1個工作日縮減為半日,提速50%。據統計,截至3月27日,深圳海關共計簽發出口原產地證書10.3萬份,涉及貨值約193.8億元,為企業減免關稅約8.3億元。
對信用良好的高新科技企業,深圳海關率先試行了信用簽證模式,即對不能自助打印的出口原產地證書,由海關先集中簽發,企業后分批打印。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原產地證書批量辦理模式,在疫情期間大幅提升了企業辦事效率,有利于企業克服疫情困難,抓住市場機遇擴大出口。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吳德群通訊員張鳴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