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人間最美四月天 深圳經濟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0-04-07來源:深圳商報編輯:吳猛




4月1日,今年第二季度的第一天,市住建局召開的加快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項目進度動員會傳出最新消息:備受關注的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開發建設緊鑼密鼓推進中,片區已入駐多家世界500強總部企業,目前片區13個社會投資項目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11家入駐企業的單體建筑方案已經指揮部審議通過;就在同一天,我市首個可售型人才住房項目壩光DY03-08地塊順利開工,項目現場機器轟鳴、熱火朝天,該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僅用時130天,較原計劃6月30日開工整整提前了90天。

最近幾天,深圳在新基建、新動能等方面也不斷有好消息:深圳已實現5G基站建設數量和多功能智能桿建設數量兩個“全省第一”,今年將建設4.5萬個5G基站,率先實現全市5G網絡全覆蓋,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領先;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將落戶光明科學城,超算中心是支撐、發揮“新基建”協同效益,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藥物研發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向著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向著廣大市民群眾的殷切期待,深圳正在“加速跑”。

“龍頭”牽引: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

越是在特殊時期,越要交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的答卷。深圳早研判早謀劃、早動手早發力,是全國最早成立疫后恢復組、最早開始推進疫后恢復工作的城市之一,謀劃復工復產下好“先手棋”。2月8日,《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出臺,被稱為深圳“惠企16條”,各區、各部門一系列精準、務實的援企穩崗政策相繼出臺,全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力服務和推進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復工復產、抗疫藥物研發等多項舉措得到國家有關層面的認可與點贊。比如,介紹重大投資項目開工復工有關情況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提到:“大家最近聽到深圳機場跑道擴建項目,在批復之后很快就實現了新開工。”

這個“很快”到底有多快?據了解,深圳機場第三跑道項目正式開工,距離國家發改委公布批復,僅兩周多時間。3月17日,深圳市2020年第一季度155個新開工項目集中啟動,總投資1842.6億元,本年度計劃投資364億元,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項目陸域工程等項目按下了“啟動鍵”。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以“三跑道”項目為龍頭的一大批“明星項目”集中開工,勢必在全市掀起加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開工復工的熱潮,進而實現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支撐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

同樣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多家深圳企業被“點名”。談及全力推動醫療裝備企業復工復產時,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提到:“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呼吸機主要生產企業第一時間都恢復生產。比如,深圳邁瑞大年初二緊急召回放假回家的技術骨干,全力復工復產。”在電子類企業復工復產以及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方面,許科敏提及多家深圳企業,比如,華為已全面復工,復產率穩定在90%;富士康27個主要廠區已復工81萬人,近百家核心配套企業都已復工復產,帶動上下游1萬余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穩定了全球供應鏈。

據了解,深圳一些企業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同時,還為整個產業鏈與產業生態的恢復提供了技術支撐。如“華為云”聯合多家企業共同發起“中小企業戰疫馳援計劃”,推出戰疫云資源包,免費開放給中小企業;騰訊通過免費提供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TAPD騰訊敏捷協作平臺、騰訊微云等多款遠程協同軟件,支持企業員工遠程辦公。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我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的情況下,世界500強企業堅定在深投資信心。近一個月來,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英國保誠集團、瑞士ABB集團、聯想集團、小米集團為代表的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加快了在深投資項目的注冊落戶、運營、開工步伐。據初步統計,一季度一批重點招商項目相繼落地運營,在深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超過290家。

打“組合拳”:

“滴灌”更多“經濟細胞”

深圳千方百計在減輕企業負擔上“做減法”,在優化服務上不斷“做加法”,精準有力落實各項惠企政策,以政策“組合拳”推動經濟政策措施有機銜接、形成合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深圳迅速出臺的“惠企16條”政策從強化疫情防控、降低企業成本、加大融資支持、解決用工問題、加強出口服務等5大方面提出16條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為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創造良好條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經初步測算,深圳“惠企16條”通過減免、補貼、緩繳等各種方式可為企業直接減負超過600億元。隨著“惠企16條”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我市企業復工復產進入快車道。

相比大企業,中小微企業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惠企16條”政策更是“及時雨”。深圳采取“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減輕中小微企業成本負擔、破解中小微企業招工用工難及優化政府服務”等系列舉措,助力中小微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此外,深圳還出臺全力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若干措施,18條措施為個體工商戶降費減負,加大復工復產扶持力度,讓惠企政策“滴灌”更多“經濟細胞”。

針對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一些困難,如用工難、融資難、防控物資缺乏、惠企政策需要進一步落地服務等,3月3日,“深i企-精準服務企業”平臺上線,為全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有效支撐。作為該平臺第一個重磅推出的功能,“企業訴求響應”集企業反映訴求、政府快速響應、企業隨時掌握反饋進度于一體,企業通過在平臺填報訴求信息,對應職能部門第一時間對收到的訴求進行研究并予以快速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繼市民個人口罩預約抽簽免費發放之后,對深圳市中小微企業開放口罩預約。3月3日起,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搖號抽簽”方式每兩天向中簽企業免費發放100萬只口罩。每次每家中簽企業可免費領取100只口罩,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深圳“惠企16條”政策給廣大企業送上了“定心丸”,“深圳一號改革工程”任務清單則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的“加速器”。3月,《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以下稱《重點任務清單》)推出,被譽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深圳一號改革工程”任務清單,涉及14個重點領域,共提出210項具體改革舉措。

3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深圳將加快落實《重點任務清單》,把《重點任務清單》當做“軍令狀”和“承諾書”,建立高質高效的運行協調機制和咨詢監督機制,確保政策落實到企業,為所有在深企業創造更好更優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重點任務清單》瞄準“國際一流、國內最優”,以“先行示范”的標準,持續將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向縱深推進,為深圳“雙區”建設增添動力。

化危為機:

發力新基建培育新動能

4月3日,全球首個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在深圳國家基因庫揭幕。這個可充氣、低能耗、易運輸的生物實驗室,由華大基因和上海易托邦聯合設計,是為應對新冠病毒檢測制定的應急方案。自疫情發生以來,華大已在全國13個城市以及海外國家搭建“火眼”實驗室。華大基因CEO尹燁表示,除新冠病毒,未來“火眼”還可用于多種傳染病以及與基因相關疾病的檢測分析。

這意味著,“深圳智造”在火線中鑄就的“戰疫利器”,通過精準應用搶占了產業先機,其中一些技術與產品還可能成為未來發展尖端。

危難時刻,更顯作為。作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的深圳,不少深圳企業在抗疫期間抓緊科研攻關、緊急調整生產線、升級迭代產品……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危中生機,找到轉型新方向和升級發力點。在被稱為前哨的“火眼”實驗室,華大基因不僅用最快速度研發出檢測試驗盒,而且配備了全球最快速的基因測序儀;華為提供技術支撐的“5G遠程會診”平臺讓千里之外的優質醫療專家資源以遠程會診方式投入“前線”;“騰訊覓影”AI方案將醫生從海量閱CT片的疲勞中“撈”出來,最快2秒就能完成識別、1分鐘內提供參考;大疆的無人機裝上熱成像部件后,成為防疫一線廣泛使用的空中測溫儀;光啟研發出智能頭盔,護士只要戴上頭盔就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發熱的你”;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相關部門以及騰訊,共同開發“深i您-自主申報平臺”,提供統一的疫情健康狀態自主申報渠道,并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精準服務,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疫情期間憑“碼”出行的城市;騰訊向全球輸出抗疫科技,4月3日向全球開源“新冠肺炎AI自查助手”……

科技戰疫是深圳戰疫中一抹亮色,戰疫中的“應急之作、火線之作”不僅是渡過難關的良方,更成為增強長遠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深圳經濟在抗壓的同時,也積蓄著新動能,激發出新動力,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發展踩下了“加速器”。4月3日,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會議強調,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視危為機、化危為機,善于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創造機遇。發力新基建,培育新動能,支持開展5G示范應用,扶持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產業龍頭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帶動產業快速發展,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全面加強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建設,切實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抓緊布局生命健康產業,推動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人間最美四月天,春的畫卷正在鋪展開來。

深圳商報記者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