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記者周雨萌
在昨日舉行的“推進惠企16條、服務中小微企業”深圳戰“疫”發布會上,六部門負責人從加大融資支持、降低企業成本、破解用工難、保障物資需求、優化政府服務等5大方面,深入分析問題,詳細解讀政策。各部門呼吁廣大中小微企業盡快用好惠企16條的相關政策,盡早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
◆關于融資難融資貴——
多管齊下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二級巡視員肖志家表示,惠企16條有4條專門涉及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繁的問題,具體措施多、內容豐富、力度大。
一是利用央行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和支小再貸款、國家開發銀行深圳市分行貸款專項,用于重點支持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的小微企業。目前,深圳已向省廳上報重點企業164家,其中79家納入工信部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截至目前,已有66家企業獲得授信,授信余額466.01億元;36家獲得優惠利率貸款62筆,金額16.06億元,利率2.39%(財政貼息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1.20%);5家企業獲得國開行復工復產專項貸款授信6.25億元,已發放3.5億元。
二是利用平穩發展基金,緩解企業短期流動性困難。深圳市民營企業平穩發展基金擴大支持范圍,對因疫情造成資金周轉困難的優質中小企業,提供短期流動性資金支持,并實行利率優惠。截至3月17日,高新投和擔保集團累計收到283家企業的資金申請;累計決策為22家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累計決策金額45470萬元;已向3家中小企業發放支持資金,累計放款金額7000萬元。
三是加大風險補償力度,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提高貸款額度。將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的受益范圍擴大至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對各商業銀行2月1日至6月30日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的風險損失補償比例上限由50%提高到80%。這樣,政策的普惠性更明顯,并通過加大補償力度,極大降低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風險,調動銀行放貸積極性。初步測算,此項政策可撬動銀行對我市中小微企業新增20%以上的貸款額度,今年補償金額將超過10億元。
四是實施普惠貸款貼息措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市政府劃撥10%的市級產業專項資金(約34億元)重點用于貸款貼息,對疫情防控期內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按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予總額最高100萬元的貼息支持,貼息期限最長6個月。貼息通過銀行機構統一申報,不需要企業主動申請。此次貼息措施,力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獲得最便利。預計將惠及近20萬戶中小微企業(包括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覆蓋新增貸款總規模達2000億元左右。貼息后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將降至3%左右。
此外,深圳目前為止已為15家企業發行超過120億元的債券,平均成本只有2.6%,這也緩解了企業的資金狀況。
◆關于降低企業成本——
可減輕中小微企業各項成本超300億元
發布會透露,惠企16條通過多措并舉共減輕中小微企業各項成本(社保、醫保)超過300億元,力度大、見效快、覆蓋面廣。包括:免除入駐市屬、區屬國企在深物業的非國有企業、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和個體工商戶2個月房租,合計12.5億元;倡議、鼓勵駐深國企參照深圳市屬國企做法,對入駐駐深國企物業的非國有企業、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和個體工商戶適當減免租金。據市國資委副主任葉新明介紹,國資委重點采取減租、紓困、創新金融服務三大舉措,共惠及商事主體2.45萬家,并聯合各區向全市1043家股份合作公司發出減租倡議,合計減租7億多元。
其次,政策還免征全市企業3個月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合計17.8億元;減征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6個月的城鎮污水處理費,合計4.2億元;免除全市工商企業2月份當月繳交兩部制電費中的基本電費,合計5億元;按國家相關政策,對一般工商業及其它電價、大工業電價2-6月電費給予95折優惠。
深圳市稅務局總審計師李顯著透露,目前,免征房地產稅和延期繳稅兩項政策成效顯著。其中,減免1到3月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預計可減免18億元,惠及納稅人4.53萬戶;在延期申報方面,市稅務局已為20582戶企業辦理了延期申報;為3000多戶企業辦理了延期繳納稅款,涉及稅款接近17億元。
惠企16條還提出減免中小微企業2—6月間的養老、工傷和失業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預計減免約198億元;減半征收企業2-6月基本醫療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免征地方補充醫療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惠及我市所有參保企業70余萬家,預計減免醫保費90億元。對此,市人社局副局長谷云宏總結了七個字:免、延、緩、降、保、返、補。其中,涉及減免企業各項成本的有四個:免、延、緩、降。
免——對全市中小微企業及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免征2-6月的基本養老、地方補充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據測算,免征規模近190億元。
延——享受減免政策后,企業仍無力為職工繳納社保費的,可以向社保部門報備延期繳納,在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完成補繳。
緩——因受疫情影響生產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還可按社會保險法及其實施規定,申請緩繳社保費,緩繳期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最遲不超過2020年12月。
降——一是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費率政策,有效期至2021年4月30日;二是我市工傷保險浮動費率現行政策繼續執行,其中2020年3月起至6月按照工傷保險浮動費率政策應當上浮費率檔次的企業,暫按其所屬行業基準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三是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深圳市失業保險浮動費率繼續執行,符合條件實行浮動費率的用人單位按下調后的費率繳費。
◆關于用工招工難——
用一攬子政策措施解決
一是加大企業職工技能培訓補貼力度。對2020年內需要組織職工參加技能職業培訓的企業,適崗培訓補貼由每人最高900元提高至1500元,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由每人1400元提高到2000元。截至3月13日,已有1173家企業提交培訓計劃,計劃培訓190139人。預計全年培訓15萬人,補貼資金2.5億元。
二是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的50%失業保險費,目前已返還企業失業保險費合計5.55億元;對生產經營困難且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其職工上年度繳納的25%社會保險費,目前已返還社會保險費合計14.13億元;對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被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企業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不超過其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基數的50%補貼企業,目前已收到35家企業申請。谷云宏介紹,在返還失業保險費50%的措施中,預計返還的資金約為10.8億元,惠及職工超過800萬人。而在返還社會保險費25%的措施中,預計返還約46.8億元,惠及職工超過170萬人。
三是組織實施省級勞務協作,與湖南等省簽署備忘錄,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務工返崗的組織協調、人員協查、信息溝通等工作,實現務工人員盡快安全有序返崗就業。同時,采取集中包機包車等措施幫助企業員工安全返工,緩解用工壓力。據統計,深圳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累計完成27趟專列、51部專車、1趟飛機的接站工作,共接回務工人員近7000人。接下來,我市還將組織人力資源部門到疫情輕微地區及當地技能類院校,幫助企業招工。
◆關于物資需求——
免費發放600萬只口罩
在支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方面,惠企16條提出,加快審批生產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的新項目,優先配置用地用水用電等資源型指標。同時,鼓勵生產防疫物資的企業擴大技術改造投資,2月1日—3月31日購買的設備,最高可資助設備投資的50%,最高達2000萬元。此外,市區兩級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疫情防控貨物、工程和服務的,由采購單位自行采購,采購進口物資無需審批;加強防疫物資的采購供應保障,設立進口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專用窗口。
市住建局一級調研員朱文芳透露,各區政府對轄區內的物業服務企業的疫情防控服務,按照在管面積每平方米0.5元的標準實施兩個月的財政補助。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全面鋪開,截至3月18日9點,深圳已有2585家物業服務企業共6371個項目提交了申請,金額約3.8億元,其中2.82億已通過社區的初審,2.14億元已通過街道復審,不少企業已經領到補貼。
惠企16條出臺后,市住建局會同市財政局迅速制定落地政策,聯合印發了《深圳市物業服務企業疫情防控服務財政補貼工作指引》,明確了財政補助的對象、條件、標準、申請途徑和流程。市住建局還組織專班人馬開發了疫情防控補貼網上辦理系統,2月20日上線,企業申請和各層級審核的全部事項都可在手機上辦理,大大提高了補貼申請和審核效率。
繼市民個人口罩預約抽簽免費發放之后,口罩預約對全市中小微企業開放。3月3日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搖號抽簽方式,每兩天向中簽企業免費發放100萬只口罩。每次每家中簽企業可免費領取100只,不收取任何費用(包括快遞費),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共收到預約成功企業超過21萬家,累計給6萬家中簽的中小微企業免費發放600萬只口罩。
◆關于審批流程——
多部門聯動優化政府服務
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局長賈長勝透露,惠企16條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線上申請,簡化申報流程,方便企業辦事,讓企業少跑動、零跑動。
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不用申請,由銀行機構統一申報,市財政將相應補貼資金撥付給支持對象的賬戶,全程不用增加任何企業的任何負擔。
疫情期間,企業可以自動享受階段性稅費減免政策,不用申請。
平穩基金申請、穩崗補貼、培訓補貼等企業申請的補貼措施,采用線上辦理,最大限度方便企業。
積極搭建企業訴求反應平臺。為幫助中小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通過深度整合原有的平臺資源,開通線上“深i企”企業精準服務平臺,打通與省“粵商通”APP信息互聯互通,集企業反映訴求、政府快速響應、企業隨時掌握反饋進度于一體,平臺上線24小時即收集企業訴求超過500條,用戶瀏覽量突破5萬人次。截至3月16日,平臺累計訪問次數73萬次,已收到來自1862家企業的訴求2558件,辦結2443件,辦結率96%。企業還可在該平臺上全面、精準查詢我市及各區出臺的惠企政策,并可直接“對號入座”在線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