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發布后,在深圳各界尤其是民營企業界和高科技領域引發強烈反響。深圳企業家紛紛表示,《意見》具有完整、科學的政策框架,對各有關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民營企業提出了殷切期望,特別是各條政策舉措實實在在、精準有效,民企營商環境必將進一步優化,大家為此深感振奮、深受鼓舞,對企業改革發展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深圳民企活力四射
民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活力所在。在深圳,民營中小企業活力體現尤為明顯。深圳約320萬戶商事主體,90%以上是民營中小企業,貢獻了全市50%的GDP,70%的稅收和授權專利,深圳在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示范城市及可持續發展先鋒等方面,民營中小企業都是其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這個群體正成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引擎。
深圳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先后出臺一系列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截至2019年11月,全市民營經濟商事主體317.3萬家,民營商事主體占比達到97.7%;其中,私營企業194.4萬家,在全市企業總量中占比達96.3%。民營中小企業貢獻了全市50%的GDP、70%的稅收和授權專利、90%的新增就業。
民營經濟發展質量領先。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89.13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同期深圳GDP的42.0%,各個行業發展穩定,同比均有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民營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2123.72億元;民營經濟上繳稅收3425億元,占全市企業上繳稅收的70.7%。
企業家將保持創業初心和創新激情
22日《意見》發布后,在極短時間內便傳遍了深圳民營企業界和科技界,企業家紛紛熱議這一重磅文件的積極影響與深遠意義。騰訊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第一時間學習《意見》后表示,自己為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而深感振奮。他說,民營企業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包容的政策環境。“實踐中,我們最擔心的是‘所有制歧視’,最需要的是‘自己人’的認同。”
馬化騰表示,《意見》從優化環境、健全法治、轉型升級等多個方面,確立了完整、科學的政策框架,對市場、金融、司法等部門的治理工作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騰訊在企業一線工作的員工,尤其能感受到這些政策舉措的精準務實。
馬化騰說,通過學習《意見》,深感民營企業肩負的責任重大。《意見》深入分析民營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從營造外部環境和增強內生動力兩個方面,提出很多具體的指導意見。作為民營企業行列中走在前面的一分子,騰訊深知守業是守不住的,只有始終保持創業的初心和激情,才能在復雜的環境和激烈的競爭中基業長青。
多位民營科技企業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為民企健康發展提供了寬松安定的環境,是民營企業克服暫時困難、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助力。深圳企業家將乘政策東風,繼續加大創業創新力度,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貢獻力量。
開拓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深圳另一位知名民營企業家、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表示,《意見》的正式印發,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營企業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這令比亞迪全體員工備受鼓舞,深感責任和使命重大,也更加堅定了大家實業報國的理想和信心。
王傳福表示,《意見》結合當前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體現了政策的普惠性、公平性和競爭性,對當前民營企業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許多企業家認為,《意見》對民營企業推動內部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給予了支持,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溝通渠道、服務模式和執行機制等,必將為廣大民營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促進解決民營企業的困難,滿足民營企業的發展需求。
“當前,民營企業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也越來越重大。”王傳福說,在越來越好的民營經濟環境下,比亞迪正緊抓國家重大戰略發展機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電動車治污、用云軌云巴治堵,構建城市綠色大交通體系,奮力開拓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當先鋒、打頭陣、做貢獻。
高新企業占民營經濟半壁江山
在深圳,眾多創新創業人才匯聚,大批科技創新型企業層出不窮,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領軍企業都是從中小民營企業發展而來。目前,全市7萬多家科技型企業和1.7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
在國際環境復雜、全球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以華為為“頭雁”的深圳高科技“雁陣”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在國際國內市場取得突破。以華為為例,該公司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基礎研究,每年堅持將10%以上的收入投入研發,近年來每年研發費用超過1000億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超過87000項。
騰訊在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專利申請量位居第二,僅次于谷歌。截至2019年9月,騰訊公司在全球主要國家專利申請總量超過32000件。有效授權量超過11000件;其中中國專利申請超過22000件,有效專利授權超過9700件。PCT國際申請超過4500件。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說:“創新發展是民營企業的天然優勢,在新的歷史時期,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會更有作為。”目前,比亞迪已擁有研發人員超過3萬人;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6萬項,其中已被授權專利超過1.7萬項。
深圳成民營企業發展沃土
22日發布的《意見》,專門從優化環境、健全法治、轉型升級等方面對市場、金融、司法等部門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業內人士表示,深圳在此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專門出臺了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依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著力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努力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無論是政府的“秒批”服務、還是4個千億計劃,深圳這片沃土滋養了無數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
今年7月,在深圳首期“企服會”上,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反映出口醫療器械的小企業因無稅務認定,無法獲得美國FDA市場準入資質申請費優惠問題。對此,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快速響應,通過企業共性訴求快速反應機制,協調深圳市稅務局等相關部門,迅速解決了這一問題。
據了解,深圳目前正抓緊籌備建設市級企業服務綜合平臺,為企業提供政策宣傳解讀和精準推送、訴求收集紓解、優質資源對接、企業代辦等深度服務,以改革創新持續提升企業獲得感。
來自福田區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張志軍發現,撥打深圳12345市民服務熱線,按1號鍵,就進入營商環境服務專席,通過服務專席,深圳企業可以得到諸多資訊和服務,非常方便快捷。張志軍說,“把一個城市的市民服務熱線1號鍵給了營商環境、服務企業,充分體現市委市政府對企業及企業家群體的重視、尊重和關懷,進一步彰顯了深圳創新、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
“在企業一線工作的深圳人,尤其能感受到這些政策舉措的精準務實。它為民企健康發展提供了寬松安定的環境,是民營企業克服暫時困難、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助力。”馬化騰這樣評價。
(內容來源:記者 周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