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金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結義是個很有趣的人,他的辦公室里居然布置了一片大約10平方米的高爾夫球推桿草坪和球洞。打球,是他每周必須安排的活動。然而在公司里,他卻以“工作狂”聞名,經常晚上七八點才離開辦公室。李結義說:“這五年來,除了家庭之外,金證就是我生活的中心。看到金證的明顯進步,我也倍感欣慰。”10月底,深圳商報記者先后兩次采訪,對這家企業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堅持深耕金融科技20多年
金證股份總部位于深圳科技園南區的金證科技大廈。中國乃至全球的投資者在網上或手機里下單買賣A股時,恐怕大多數人并不知道,這些海量賬戶和資金的管理平臺,多半是深圳這家企業所構建的。作為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踐行者,金證為中國金融證券市場“無紙化”貢獻力量,充當幕后英雄。其擁有中國中央登記結算統一賬戶、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轉融通業務平臺、中國證監會機構綜合監管平臺、網聯公司業務平臺等一大批國字號的大型行業應用案例,目前是全球最大、最領先的金融科技開發商之一。
金證的技術年年升級,從金融證券行業軟件提供商,到金融科技領頭羊,再到科技金融的先行者,金證一直引領著潮流。憑借先進的金融軟件品牌,金證入選工信部中國軟件自主品牌20強,成為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
這些進步都來自不懈的堅持。李結義說,堅持就是選定一個目標后百折不回,20多年一直緊盯一個目標,專注金融科技領域。
隨著市場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公司的發展思路也會適時調整,但一直堅持抓住增長最快、利潤最高的主營業務,并將其不斷拓展。2012年,金證領導層換屆后,趙劍任董事長,李結義任總裁,確定二次騰飛的目標,核心就是做大做強。最近5年,李結義和公司領導層推動企業連續邁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腳步。2013年,與支付寶、天弘基金合作,攜手打造“余額寶”,引爆互聯網金融;2015年,推進平臺化發展模式;2016年,引進中國平安為戰略合作伙伴,構建金融科技大版圖;2017年,引進京東金融、騰訊控股為戰略伙伴,共同打造金融科技新未來。
李結義介紹,2012年以后,在主營業務推動下,公司已經慢慢形成了行業壁壘和技術壁壘,也就是“護城河”。“公司變得有了精氣神,也更加有了品牌自信”。5年來,金證從規模到業績快速提升,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在縱向方面,金證構建了三代的金融科技平臺;橫向方面,在穩固傳統業務的同時,金證用領先的技術平臺拓展金融科技的細分領域,推動行業進步。在組織架構上,他們在行業內首次提出了平臺化發展戰略,“再造金證”,培育形成了近20家平臺子公司。除總部之外,在成都、南京、上海等地生根發芽,員工增加到近6000人。
推進戰略升級和技術創新
“戰略關系到方向,是根本性的決策。方向錯了,有可能全盤皆輸或者付出巨大代價。”李結義說,研究發展戰略,首先要有創新精神,回應市場和技術發展提出的各種挑戰,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和戰術。其次,戰略提出來后要進行動態調整,這些都需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
在技術方面,永遠保持技術的領先是他們的信條。20多年來,他們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現在已經擁有多項技術平臺,金證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交易中間件、通訊中間件、分布式內存數據庫、自動化監控運維系統、金融業務中間組件平臺等一系列核心平臺軟件,都開創了國內行業先河。
通過不斷創新,金證的各項軟件技術關鍵指標屢創新高。在證券領域,金證集中交易系統每秒可處理11000筆,每天清算交易筆數可以達到1000萬筆。2015年6月9日,中國股市驚現2.43萬億元的震驚世界的日成交額,承擔一多半份額的金證平臺應對從容,有條不紊,讓人驚嘆。更可貴的是,他們提出金證技術平臺行業化應用,讓整個行業受益。
李結義特別推崇學習型企業。他說,學習改變人生,知識創造財富。他1965年出生在四川省一個普通家庭。他說自己如果當年不勤奮讀書,沒有考上四川大學繼而到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研,就不可能獲得后來的發展空間,也不可能到深圳,或者到了深圳也不可能抓住金融科技這個歷史機遇。創立企業后,遇到很多問題,讀大學、研究生時學的知識很快過時,必須不停學習、追趕世界最新技術,才取得了后來的成績。公司很多干部和技術骨干,都是因為熱愛學習,富有創新精神,為公司解決了諸多技術難題和管理問題而得到了公司的股權激勵,躋身集團核心管理層。
李結義透露,金證正在聘請專家團隊梳理制定金證新時代的發展戰略,金證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國內最大”,要把眼睛盯住世界。他說,金證現在還算不上中國企業第一方陣成員,但接近是我們當前的目標,華為等就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的工作就是追趕。
分享,集眾人之力做大做強
在創業團隊股權比例這個問題上,創業團隊有明確的共識,必須讓技術骨干、管理骨干分享到公司發展成果。李結義說,他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創業的時候,就在深圳最早實行員工持股,現在公司約40%的平臺公司股權被骨干員工持有,多數骨干員工參與到股權激勵計劃。
李結義概括金證文化最大的特點是和諧。查公司股權結構,四位創始人擁有的股份,都沒有超過11%,四個人基本相當。李結義介紹,這有利于公司科學決策,四個人沒有一言堂,沒有一股獨大。
幾位創始人之間也不是觀點總能完全一致。李結義說,“我們在大的思路上一致,但也有性格沖突、觀點分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都知道必須克制個人沖動,以公司大局為重。如果哪個人有創新的想法卻得不到多數支持,也可以到下面分管的公司去嘗試,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功了,大家高興;失敗了,也不影響全局。這種合作模式對企業穩定發展很有現實意義。”
由于有分有合,既有統一意識,又有各自發展的空間,由此發展培育出一大批成功的平臺子公司,讓金證實現平臺化發展,快速發展壯大。這是金證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
另外,金證還持續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持續提升員工薪金也是金證當家人操心的事。一位內部員工對記者說,2012年以來,工資每年都有比較大的提升。良好的激勵機制不僅讓公司內部尤其是技術骨干、業務能手流失率很低,而且持續吸引外部頂尖人才加入金證平臺創業,增強了公司發展潛力。
金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平臺子公司一角。
企業家心語
我們20多年堅守在金融科技這個領域,沒有一些情懷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只想謀求財富,我們堅持不到今天。
干大事,首先一定要看清方向。第一,你要愛這個國家,相信國家的前途,堅信所從事的行業有長遠的發展前景,愿意為歷史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這是做企業的根本信心、根本動力所在。第二,認準目標以后要堅持,同時也要根據技術和市場的發展,持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從金融科技到科技金融,從為證券金融業提供技術服務,到以自身的技術優勢介入科技金融業務,這是公司20多年來的最大轉變。現在金證是兩條腿走路,既做技術開發,也做科技金融業務。這幾年陸續成立了多個投資公司,不斷開花結果。第三,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與不同性格、思想的人組成堅強的團隊,不因個人的觀點而影響大局。第四,要與創業團隊共同分享,不求絕對控股,但求企業長青。
金證是“君子企業”。四位創始人關系和諧融洽,對技術方向、產業趨勢有共識,并且都有做大做強企業的共同愿望,這是企業的幸運。
最喜歡“學習改變人生,知識創造財富”這句話。我肯定不是最聰明的,但我敢說我是非常勤奮和不斷學習進步的人,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如此。
人物小傳
李結義,1965年出生于四川省一個普通家庭。他打過一份工,做了4年;創辦了一家公司,做了二十幾年金融科技。
1989年從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李結義來到深圳蛇口新欣軟件產業有限公司工作;1993年開始創業,參與創立深圳市新華威科技有限公司;1998年參與發起創建深圳市金證高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改制為深圳市金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任公司副總裁、總裁。在他和另外三位伙伴的共同領導下,金證股份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金證從金融證券行業軟件開發商,到金融科技的領軍企業,再到科技金融的先行者,一直引領著潮流。如今,他和三位伙伴仍然堅持在一線,正在構劃金證新的發展戰略,致力于推動科技金融的創新發展,服務民生幸福,打造最值得信賴的科技金融服務領軍企業。
企業家學習
十九大精神
科技報國時不我待
十九大報告強調,“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這是對企業家精神的肯定。“企業家精神”被寫入十九大報告,暖了企業家的心,鼓了企業家的勁,更加激發了我的科技報國之心。我們一定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十九大精神在企業落地生根。
科技報國,對企業家來說時不我待。金證股份身處金融科技創新的前沿,有責任把金融科技做深做透,弘揚自主創新的實干精神,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做中國金融科技的踐行者,推動中國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金證股份要繼續做好“雙創”平臺,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金證要有新責任、新作為、新擔當,鼓勵更多精英投身金證平臺創新創業,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