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剪影
劉水,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環境學專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
企業家心語
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變革與可持續發展,是關系人類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也是關乎國家與地區長遠發展的大計。我愿用最真的心守望綠色明天,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貢獻我們的智慧與汗水,盡全力為子孫后代守護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
投身公益 回饋社會
與愛同行十六載。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水以及他帶領下的鐵漢生態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建和捐資各類學校、路橋,設立各類教育基金以及捐資有關慈善機構等超過2億元,在造夢之途中不斷前進。
作為北大學子,劉水對北京大學深懷感恩。“教育是中國的未來。”劉水表示。記者了解到,十余年來,劉水身體力行支持北京大學教育事業。相繼捐資設立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城環鐵漢基金”、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鐵漢環境基金”,興建鐵漢樓、“劉水樓”等。同時,劉水在老家廣東梅州對自己的人生啟蒙學校也是支持不斷,三年前專門給母校廣東梅縣東山中學捐建價值700萬元的鐵漢飯堂,以解決東中學子吃飯難問題。
據悉,在2014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上,鐵漢生態位列19位,在深圳企業中僅次于騰訊,排名第二。今年4月,劉水個人出資初始基金1000萬元,成立深圳市鐵漢生態公益基金會,重點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鐵漢生態的公益慈善事業更加規范化。未來,劉水本人將把自己的財富大部分捐贈給該公益基金會。
在精準扶貧方面,劉水也有他獨到的見解。“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加速了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同時也帶來了生態環境的污染。尤其是農村的生態環境污染的問題越來越顯著。”劉水表示,為建設美麗新農村,鐵漢生態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致力于生態修復、生態環保、生態景觀、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多個方面。“只有生態環境建設好了,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才能發展好,農民的收入才能得到可持續的增長,才能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劉水說。
鐵漢生態的項目之一香蜜公園。
劉水向記者介紹鐵漢生態近期在精準扶貧上的得意之作——“海南省三亞市中廖村”項目。“經過生態景觀綜合改造后,中廖村的農產品價格和銷量都提升了,農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持續穩定的增長。”劉水介紹,經過生態景觀綜合改造前,中廖村是三亞市政府的扶貧點,以往的扶貧模式都是送錢、送種子;經過生態景觀綜合改造后,扶貧模式變成了送產業、送技術,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可持續的保障。在中廖村產業空間總體布局上,鐵漢生態立足民風民俗,保留鄉村整體建筑風格,保住原始生態、山體和樹木原貌,留存本土文化。結合當地種植業、黎族文化、田園風光等特有資源進行優化,形成“五帶五區”的產業空間布局。五帶是指民族工藝品加工帶、鄉村觀光帶、農業觀光帶、生態農業體驗帶、休閑農業體驗帶;五區是指入口服務區、自駕車觀光區、果林采摘區、山地果林種植區、農業科普區。“中廖村2016年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成為海南省唯一入選鄉村,中廖村的農民也逐漸脫貧,過上了小康生活。”劉水自豪地說。
談及深圳企業家精神,劉水坦言,做企業一定要有家國情懷;作為深圳企業家,需要具備家國情懷;深圳企業家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群懷揣家國情懷的深圳企業家在開拓創新、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精神。公益責任,任重道遠,只有國家強盛、人民富足,社會才能更加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