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老齡博覽會上,遠紅外理療器吸引了老年朋友前來體驗。
第二屆深圳國際老齡博覽會(以下簡稱老博會)近日在會展中心閉幕,此次老博會參展機構、企業共計226家,各型展位共280個,展區面積1.5萬平方米。記者在展會上獲悉,“互聯網+”成為本屆老博會的一大亮點,“互聯網+”不僅運用到老年教育領域,還運用到智能機器人領域。
其中,本次老博會展館內特設有創新服務型機器人展區,展出深圳乃至全國的“互聯網+”智慧養老產品,吸引市民目光的智能機器人也加入了老人護理的元素,此舉為養老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互聯網+”老年教育讓老人更有所為
老年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如何開展好老年教育?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給老年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效手段。在本屆老博會舉辦“‘互聯網+’老年教育”論壇上,中國老齡協會、民政部全國養老服務業專家委員會相關研究人員圍繞互聯網對老年教育的意義、操作方式等方面展開討論。
“教育是內容,互聯網是手段。”北京科技大學物聯網系王志良教授表示,信息經濟蓬勃發展,智慧養老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主要應用內容,“互聯網+”老年教育是國家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的主要內容?!盎ヂ摼W+”老年教育要是以互聯網為支撐技術,以教育為內容使得盡可能多的老年人便利地享受到老年文化教育的福利。
“老人并不想主動脫離社會,但社會沒有符合老年需求的產品,把線下教育資源通過互聯網整合,可幫助每個家庭解決代際糾紛問題。”深圳檸檬視訊董事胡笛表示,目前正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整合老年開放大學課程內容,向老年人提供使用智能科技設備等技能指導。
記者采訪獲悉,“互聯網+”教育已慢慢融入老年人的生活中,讓老人更有所為。比如,老人們在老年大學或者在線上老年教育平臺學習大學課程,讓老人實現自我價值、緊跟時代步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從而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
“互聯網+”智慧養老 機器人有陪護技能
此次博覽會備受市民關注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展區,很多觀展觀眾紛紛與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親密接觸。很多觀眾被一臺名叫小暄的家庭智能機器人所吸引,從外表來看,小暄是一臺高約一米的人形機器人,具備了許多陪護機器人的功能。比如,小暄可以陪老人聊天解悶,老人一旦意外跌倒,小暄就會通過短信向管理者發出報警信號。家屬或者護工人員能夠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設備遠程操作機器人的攝像功能,了解情況并采取救援。此外,小暄還具備智能語音識別,可識別普通話和部分方言,可通過紅外線實現家電聯動,行使老人指令,比如降低空調溫度等。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傳統的養老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社會發展和民眾需求。“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家庭智能養老機器人的研發與運用,為養老產業注入新的活力。智能養老機器人小小的機身里潛藏了大能量,不僅包含很多老年陪護功能,其發展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從智能服務機器人展區的參展商來看,深圳本地企業數量較多,深圳企業主動在養老產業運用“互聯網+”技術,積極為養老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與此同時,由于家庭機器人產業是新興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其入市接受度仍面臨挑戰。
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已被國家民政局、發改委列為42個“全國養老服務員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之一,深圳也在積極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深圳正致力于打造養老業“兩城六中心”規劃建設,和大力推進《深圳市老齡服務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落實。科技、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傳統養老觀念的轉變,也使養老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養老更加智能科學、產品和服務也更加個性、多元。深圳市目前從事老齡產業的企業多達5000多家,遍布養老行業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