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縣城。
比青藏高原更高的是夢想,比雪域風景更美的是人心。
本報大局西藏報道組在察隅采訪期間發現,作為一個團隊,深圳援藏工作組就像一根火柴,用愛的催化劑輕輕一擦,一下就點燃了深圳這座城市的愛心力量。
深圳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組組長、察隅縣常務副書記兼察隅農場黨委書記顧東忠欣慰地告訴記者,僅一年,在深圳援藏工作組穿針引線下,全市政府各部門、各區及愛心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共籌集8000多萬元計劃外援藏資金,投入到受援地教育、醫療及民生項目中。
深圳“門巴”醫者仁心組團式幫扶
察隅縣當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1431戶616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24%,看病難、因病致貧成了脫貧的一只“攔路虎”。
深圳第八批援藏工作組進駐察隅后,首站就到縣中心衛生院調研,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精準“醫療扶貧”。一輛輛“健康直通車”先后開往察隅。去年,廣東團省委、深圳團市委組織醫療志愿者到察隅服務,“健康直通車”首次駛進察隅,共接診病患386人次,進行手術5臺,發放價值3.5萬元藥品,讓4名重度失明患者重見光明。
深圳援藏干部、察隅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黃樂輝告訴記者,深圳援藏工作組繼續聯系協調深圳市衛生機構,力爭讓“組團式醫療”扶貧常態化,選派更多醫療專家前往察隅,讓更多病患受益。
“手拉手”教育助學帶去先進理念
前不久,紅嶺教育集團選派汪明權等7名優秀教師赴西藏支教察隅中學,在半個月內,優質的課堂教學頻獲藏區師生“點贊”。
這只是深圳教育援藏的一個縮影。去年,深圳團市委的“募師支教”計劃,從深圳招募語文、物理、英語、化學等學科6名教師志愿者,到察隅縣中學支教,帶去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活潑多樣的課堂教學,讓很多孩子成績大幅提高。今年9月,深圳“募師支教”計劃中,又有6名教師前往察隅繼續支教。
由于察隅地處偏遠,教師待遇比林芝市其他縣區要差,留不住人才,師資力量、教育教學水平有待提高。面對現狀,深圳援藏工作組主動出擊,協調社會各界投身到教育援藏行列,為愛心企業、慈善機構和公益人士搭建公益平臺,幫助貧困家庭和特殊困難群體解決因學致貧問題。目前,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團出資30萬元成立“旺才助學金”用于教育精準扶貧;深圳市酷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為藏族學生捐贈衣物800余件、價值10萬余元;深圳慈善會為貧困學生籌集80萬元助學幫困資金;福田區城管局、深圳華星光電和南山區工商聯愛心企業支持察隅農場助學幫困,累計支持資金60萬元……
風雨潤桃李,黑白畫春秋。“手拉手”結對幫扶,令教育援藏基礎更牢。
籌措資金投向民生項目
察隅農場以養殖業、種植業、土地和物業租賃以及小水電為主,面臨著“三多”、“五少”發展困境:高山泥石流塌方多、生活區停水停電多、宿舍房間蒼蠅蚊子昆蟲多;缺少年輕干部人才、缺少對外溝通交流、缺少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技術、缺少農產品市場推廣渠道、缺少現代化辦公設施。
筑巢引鳳,招商引智。在深圳援藏工作組協調下,深圳農科集團與察隅農場簽訂3項協議。其中,農科集團出資并派技術人支持農場鐵皮石斛種植項目,產品統一由農科集團收購銷往深圳市場;農科集團每年以市場價格收購農場生產的花生,幫助拓寬農場花生的銷售渠道,農場每年因此可增收約20萬元。
爭取到的每一筆計劃外援藏資金,都用在精準扶貧的民生項目上。光明新區投入1980萬元支持察隅縣汽車維修培訓基地建設,打造汽修“一條街”,提供技能培訓和80個就業崗位;南山區、華僑城集團共同合作開發建設林芝市國際汽車酒店,作為支持察隅縣異地產業扶貧項目,項目收益部分幫助察隅縣精準脫貧;寶安區出資5000萬元,用于察隅縣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工程……
陽光千里萬里,援藏前溪后溪。目前,深圳與察隅兩地干部交流、經貿旅游往來日益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