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年,深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深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增創“四個全面”新優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打造深圳質量、深圳標準,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實現了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經貿信息工作取得新突破,產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培育出貿易發展新動能,構建了全方位開放格局,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深圳質量:聚焦開放共享 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
據了解,深圳市經貿信息委聚焦開放共享,著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去年,深圳全年吸引合同外資超千萬美元的大項目達1059個,增長126.3%。同時,更多深圳企業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加快“走出去”。
深圳對外經貿輻射能力不斷提升。去年,市政府組團赴南太島國、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交流,舉辦中國(深圳)-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深圳)-德國(慕尼黑)、中國(廣東)-美國(紐約)等多場經貿合作交流會,簽約金額超過76億美元。支持企業參加境外展會59場,意向簽約金額27億美元,其中參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展會30場。
深圳加快重點海外園區建設。去年,越南合作區成功重組并以高標準重啟建設;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簽署綜合產業園合作協議,巴布亞新幾內亞廣東(深圳)名優產品展銷中心正式開業;白俄羅斯中白物流園主體工程建成封頂;加納深能源安所固電站二期工程順利投產;中集、創維、比亞迪、海普瑞等深圳企業完成147項海外并購。
強化“走出去”綜合服務。成立深圳市“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加強與中信保深圳公司等機構合作,為深企“走出去”提供信息、保險等綜合服務。完成“一帶一路”沿線首批28個國家的國情研究,為企業提供咨詢和指引,全年對沿線國家協議投資額增長11.5%。截至目前,我市已經在135個國家和地區投資,累計投資金額819億美元,形成聚焦高端產業、投資形態多樣、資源高效配置的對外投資合作全球布局。
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深化外資審批制度改革,統籌全市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不涉及國家特別管理措施領域審批改備案工作,已完成備案項目3343個,進一步提升外資企業投資便利性;落實CEPA框架協議,擴大對港澳投資者的開放,備案16家香港投資企業,合同外資41億元人民幣。
加大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全年吸引合同外資超億美元的大項目75個,增長70.5%。創新推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外資引進,建立“一口受理、統一在線申報、后臺并聯審核”的外資準入管理模式,全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72個,增長70.2%;吸收合同外資424.6億美元,增長122.5%;實際使用外資38億美元,增長70.6%。
大力推進經濟協作。加快河源、汕尾產業園區共建,推動深圳與河源、汕尾形成“總部+基地”的產業分工與布局,落實同等待遇和產業轉移政策,全年安排貼息資金7639萬元,惠及企業74家。目前河源在建項目68個,投產項目158個,汕尾在建項目126個,投產項目163個。
加強區域經貿合作。按照國家發改委開展對口合作有關要求和深哈兩地實際,與哈爾濱發改委積極對接,起草兩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加強與廣安、雙鴨山等市的緊密合作,促進區域間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