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論文化建設—重要論述摘編(五) 

發布時間:2016-07-01來源:深圳市企業文化研究會編輯:唐娜

五、關于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一句話,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頁

專制主義者利于人民愚昧,我們則利于人民聰明,我們要使一切人民都能逐漸地離開愚昧狀態與不衛生的狀態。各地政府與黨組織,均應將報紙、學校、藝術、衛生四項文教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里面。毛澤東:《一九四五年的任務》(1944年12月15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頁

辦好報紙,把報紙辦得引人入勝,在報紙上正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報紙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是黨的工作中的一項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則意義的問題。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1948年4月2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頁

在革命勝利以后,我們的任務主要地就是發展生產和發展文化教育。人民革命的勝利和人民政權的建立,給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學藝術開辟了發展的道路。毛澤東:《中共中央給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賀電》(1949年7月1日),《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130頁

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毛澤東:《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頁

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所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頁

全黨都要注意思想理論工作,建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隊伍,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和宣傳。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對立統一學說,觀察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的新問題,觀察和處理國際斗爭中的新問題。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1月27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頁


搞新聞工作,要政治家辦報。毛澤東:《要政治家辦報》(1959年6月),《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頁

只講個人消費,不講社會的消費,不講公共的文化福利事業。這是一種片面性。毛澤東:1959年12月15日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

我們國家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何著手呢?我想,要從科學和教育著手。科學當然包括社會科學。鄧小平:《關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1977年8月8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頁

文化也是一門行業,一個領域,這個領域是為勞動者服務的行業。隨著生產的發展,精神方面的需要就增大了。鄧小平:1978年8月19日聽取文化部清查運動和工作情況匯報時的談話,《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頁

深入研究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并且作出有重大指導意義的答案,這將是我們思想理論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貢獻,對毛澤東思想旗幟的真正高舉。當然這決不是說,凡是同實現四個現代化沒有直接關系的思想理論問題就可以不去認真深入地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同自然科學一樣,決不能忽視基礎理論的研究,這些研究是理論工作的任何巨大前進所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頁

不論是對于滿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對于培養社會主義新人,對于提高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藝工作都負有其他部門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責任。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1979年10月30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頁

我們的社會主義文藝,要通過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反映人們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本質,表現時代前進的要求和歷史發展的趨勢,并且努力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民,給他們以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1979年10月30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頁

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報刊、廣播、電視都要把促進安定團結,提高青年的社會主義覺悟,作為自己的一項經常性的、基本的任務。鄧小平:《目前的形勢和任務》(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頁


文藝工作對人民特別是青年的思想傾向有很大影響,對社會的安定團結有很大影響。我們衷心地希望,文藝界所有的同志,以及從事教育、新聞、理論工作和其他意識形態工作的同志,都經常地、自覺地以大局為重,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會主義覺悟奮斗不懈。鄧小平:《目前的形勢和任務》(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頁

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個重大任務長期抓下去。教育、科學、文學、藝術、衛生、體育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鄧小平:1982年4月3日同胡喬木、鄧力群的談話,《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810—811頁

鞏固和擴展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是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根本任務。要弘揚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同時要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繼續搞好民族地區特別是鄉村文化活動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文化工作者要堅持深入基層為少數民族群眾服務。要保障各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進一步做好民族語言文字的廣播電視和新聞出版工作,不斷提高邊遠民族地區的廣播電視覆蓋率。江澤民:《論民族工作》(1992年1月14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頁

要認真研究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發生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努力創造更多更好的精神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江澤民:《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宗旨和幾點希望》(1993年1月15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0頁

弘揚主旋律,使我們的精神產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進社會的進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是發展宣傳文化事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主題。江澤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4年1月24日),《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頁

弘揚民族藝術,振奮民族精神,是向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迫切要求。江澤民:《在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1994年12月27日),《人民日報》1995年5月23日

發展教育和科學,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頁


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重視科學、歷史、文化的遺產和革命文物的保護。積極推進衛生體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頁

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可以引導人們奮發圖強、積極向上,促進人們實事求是地創造性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要把科普工作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任務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起來,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傳播科學方法,使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江澤民:《致全國科普工作會議的信》(1999年12月9日),《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頁

經濟體制的變革和社會生活的多樣化,對外開放和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必然會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深刻影響,也必然會帶來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滲透。文化建設一定要把握時代精神,堅持正確方向,針對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和休閑方式的新變化,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特別是廣播影視、互聯網等現代傳媒手段,努力鞏固和拓展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形成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江澤民:《當前經濟工作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2000年11月28日), 《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573頁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進的號角。在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方面,文藝可以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江澤民:《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2001年12月1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1頁

哲學社會科學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為推進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的。我們不僅要大力發展自然科學,而且要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并用這些方面的知識來全面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江澤民:《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2002年7月16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1頁

無論是群眾體育還是競技體育,都要堅持正確的方向,促進人們形成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培養高尚情趣,提高生活質量。江澤民:《體育是關系人民健康的大事》(2002年8月23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8頁


國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并鼓勵它們增強自身發展活力。堅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黨和國家重要的新聞媒體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大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1頁

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1頁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生活質量,是宣傳文化部門擔負的重要任務。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3年12月5日)

要牢牢把握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積極推動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充分發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胡錦濤:《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2006年3月4日),《人民日報》2006年4月28日

要提高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提高網絡文化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網絡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動我國優秀文化產品的數字化、網絡化,加強高品位文化信息的傳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網絡文化品牌,推動網絡文化發揮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作用。胡錦濤:《在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07年1月23日),《人民日報》2007年1月25日

要積極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堅持正確導向,弘揚社會正氣。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頁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頁

要高度重視網絡文化建設,加強對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新興媒體的應用和管理,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建設,提高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主動引導網上輿論,有效防范和遏制有害信息傳播,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臺、促進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8年1月22日)

要從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出發,堅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把建設的重心放在基層和農村。要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干,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優先安排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文化項目,充分發揮現有文化設施的作用,形成實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8年1月22日)

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加強對外宣傳作為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努力展示民主進步、文明開放的國家形象,營造客觀友善、于我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8年1月22日)

要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領域重大文化建設項目和產品創新,發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健全文化市場體系,發展新型業態,充分發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拉動消費、促進和諧、增強信心的重要作用。胡錦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9年12月5日)

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先安排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抓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基本文化設施,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0年2月3日),《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66頁


要加快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打造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市場影響的文化品牌,培育新的文化業態,著力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文化骨干企業和一批戰略投資者,壯大我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0年2月3日),《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66頁

要加快開拓文化市場,建立健全門類齊全的文化產品市場和文化要素市場,繁榮城鄉文化市場,加快培育大眾性文化消費市場,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貿易,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拓展國際文化市場,增強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0年2月3日),《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66—467頁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快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二是要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三是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認真落實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精心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四是要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真正從群眾需要出發,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吸收借鑒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胡錦濤:《在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0年7月23日),《人民日報》2010年7月24日

要著眼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1年7月1日),《人民日報》201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