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或儲備了300余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
2012年,劉自鴻拉上了幾個伙伴,在硅谷和深圳同時開始創業。“柔宇科技剛開業時只有幾個人,劉自鴻還在深圳的朋友家里打了半年地鋪。”樊俊超說。
公司成立早期,劉自鴻每天甚至工作十七八個小時,白天忙于美國事務,晚上處理深圳工作。這些年,他在中美往返的旅程累計已超過100萬公里。不少柔宇員工感嘆劉自鴻的勤奮,“經常凌晨兩三點收到他的郵件,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是第一個來公司的人。”
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柔宇終于迎來收獲。2014年8月,柔宇成功研發出厚度只有0.01毫米,卷曲半徑為1毫米的柔性屏幕,這也成為目前全球最薄的柔性顯示屏。
劉自鴻把研發、制造超薄柔性顯示屏比作在豆腐上蓋大廈,“要在豆腐上蓋大廈還能住人,上面的東西全部要變,不能再用鋼筋水泥,不然肯定把豆腐壓壞了。”
此后,為了實現產業化,柔宇也于去年7月在深圳龍崗建成首條超薄柔性顯示模組及柔性觸控產品量產線,設計產能達100萬片/月。“現在,我們正準備將產線繼續擴大,提高產能,生產出更多的柔性顯示產品。”劉自鴻說。
4年來,柔宇橫跨中美兩地,建成了自己的辦公、研發、生產基地,并在世界范圍內申請或儲備了300余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工匠精神”助力產業化
“創新是一個方面,創新之后怎么把它實現出來,是靠對產品充滿‘工匠精神’的打磨。”劉自鴻說。
2015年9月,柔宇發布可折疊式高清智能移動影院柔宇X;2016年1月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柔宇發布一款弧形汽車中控;根據自主研發的柔性電子傳感技術,柔宇未來也將推出多款相關產品……
劉自鴻介紹,這些產品均體現了柔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特點”。“產品本身需要創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把藝術的成分加入到產品當中。”劉自鴻說。
以柔宇的弧形汽車中控產品為例,這款產品僅靠一個弧形屏幕,就能夠將傳統汽車中控臺的顯示、按鍵等全部集于一體。“這款產品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彎曲,對汽車的結構設計和人車互動帶來無限的可能性。”樊俊超說。
事實上,除了汽車領域,可穿戴電子設備、衣物、智能家居等都是柔宇相關柔性技術的應用方向。近期,柔宇已先后與中國移動、李寧等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朝著產業化之路前進。
“想象空間、市場空間都很廣闊,但還需要我們對產品更加精益求精,更加注重產品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更加追求‘工匠精神’。”劉自鴻說。
(新華社深圳5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