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身在什么行業,只要足夠專注、專一、專業,經得起磨礪、耐得住寂寞、舍得去鉆研,就有可能像陸建新那樣,讓工匠精神在自己身上得以發揚傳承
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無論是庖丁解牛的出神入化、賣油翁的“唯手熟爾”,還是日本匠人的極致追求、“德國制造”的精益求精,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典范。時空流轉,工匠精神卻永不過時、生機勃發,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薪火相傳,其博大精深令人驚嘆。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工匠精神之“博”,放到個人身上進行考量,就具象化為“專”——專注、專一、專業。正應了一句俗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為只有具備工匠精神的人,才會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平凡的崗位創造不凡的業績,成為行業的頂尖高手。
一生專注做一事,把工作當成修行,是時代匠人陸建新的真實寫照。
春去秋來,當年18歲的翩翩少年,如今已經變得兩鬢斑白,卻仍然扎根于建筑一線,奮戰在施工現場。34年斗轉星移,有多少個節假日、公休日,陸建新是在工地里度過的,他數不清;34年晝夜更替,看過多少張圖紙,在施工現場跑了多少里路,皮鞋磨破了多少雙,他記不清;34年寒來暑往,他不分白天黑夜,解決了多少施工難題,做出了多少技術創新,他說不清。而他數得清的是離項目完工日期還有多少天,他記得清的是施工現場還有哪些活急著干,他說得清的是工程的技術難題與攻關方案。
正是對本職工作的長期專注與持久熱情,讓陸建新能夠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不斷刷新著城市的天際線。34年來,他與同事們一道先后建起的36座重要建筑中,有20座屬于國內知名的城市性地標,成為業內的一個傳奇。
因專注而熱愛,因專一而堅守,因專業而精細,陸建新的職業生涯就是對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孔子說,“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倘若陸建新沒有對工作的敬畏、熱愛與專注,何以問鼎“國企敬業好員工”榮譽?入行34年來,陸建新對自己所從事的每一項工作都一絲不茍、做到極致。無論是進行基礎測量、塔吊裝卸、機械操作,還是擔任技術總工、項目經理,他都全心投入、從不怠慢、精益求精,因而成為既精技術又善管理的“卓越的領導者”。
摒棄外界干擾而不浮躁,堅守原始初心而不更改,方能成就行業巨匠。如果陸建新缺乏對工作的專一執著,哪來34年的一線崗位堅守?從100米到600米,陸建新“攀登”了34年;鋼結構建筑從落后西方半個多世紀到實現超越,陸建新堅守了34年。事業的高度在節節攀升,他卻像釘子一樣“釘”在建筑行業的第一線,民企開出百萬年薪挖不走他,輕松愜意的閑職崗位誘不了他,工地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擁有工匠精神的人,從不把工作僅僅當成謀生的工具,而是同時視之為自己的人生事業與生命樂趣。假如陸建新不以專業為志、以工作為樂,怎樣去抵御撰寫論文的枯燥、一線工作的辛勞、技術創新的艱難?正是對專業的精益求精、對完美的孜孜以求,讓他在施工一線身經百戰、攻克各種技術難關,成就了無與倫比的建筑高度與非同凡響的人生高度。
真正的工匠精神,既不會在無聊反復的工作程序中自然天成,也絕非天賦異稟之人方能攀此高峰。無論你身在什么行業,只要足夠專注、專一、專業,經得起磨礪、耐得住寂寞、舍得去鉆研,就有可能像陸建新那樣,讓工匠精神在自己身上得以發揚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