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
作為深圳“20+8”產業重點承載區之一,位于大鵬新區的壩光片區已被列入深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范圍,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創新平臺之一,更是新區建設國際生物谷和國際食品谷的核心片區。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年初,新區黨工委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將12項最迫切、最急需的重點項目列為年度“學史力行—黨建先鋒任務”,由新區各牽頭黨組織揭榜認領、掛牌攻堅。
大鵬新區壩光開發署認領了“黨建引領壩光科技創新灣建設”,第一時間牽頭制定了《關于推進黨建引領壩光科技創新灣建設的實施方案》,圍繞投資任務完成、城市示范區建設、交通路網建設、水電氣網建設、招商引資任務、產業空間建設、社會綜合治理、重大項目落地和生態文明典范打造等9大攻堅任務,點燃紅色引擎,激發紅色動能。截至11月底,壩光片區已累計完成投資約70.13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21%,全面提質、提速、提效,實現了良好開局。
今起,深圳商報推出“黨建引領篤行致遠”《壩光科技創新灣打造產業新高地》上下篇,關注壩光片區這一年的奮進之路,敬請垂注。
時值年末,深圳依舊暖陽和煦,驅車進入大鵬新區壩光片區,美麗異木棉盛放,滿目嫣紅。
與之一樣紅火的是12月的開發建設進展。片區首個產業載體項目——生物家園已完成幕墻安裝,“一步一景”,突顯新辦公美學;被稱為“壩光之眼”的文體中心項目鋼結構接近完工,雛形初現;旁邊的壩光中心公園正式開工,將打造濱海、休閑和商務“三位一體”公共空間;新區首個全智能化氣力垃圾收運系統通過竣工驗收,實現對片區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綠色處理的全鏈條管控;全市6家國家級自然學校之一的壩光自然學校在銀葉樹濕地園安“家”,壩光自然小屋將成為新區生態科普教育名片……
這一個月只是這一年的縮影。
這一年,黨旗高高飄揚在壩光片區開發建設一線,指引著壩光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瞄準城市配套供給與民生服務不足的問題持續發力。這一年,產城融合創新步伐加快,生產、生態、生活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提速,為產業引進提供有力配套支撐;主路網基本貫通、公交線路和便民設施持續增加,基本解決入駐人員出行和生活需求。這一年,城市面貌雛形初顯,一座“濱海生態科技小城”正在深圳東部加速崛起。
創新發展:踐行“人城產”理念打造鄰里中心
壩光片區臨時黨委(簡稱“臨時黨委”)成立于2019年10月,是新區首個由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組成的開發片區級黨組織。
2021年,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臨時黨委依托現有組織架構,增補新區科創經服局、市規自局大鵬局2家委員單位,圍繞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推動壩光片區高質量開發建設。
邁入創新驅動、人才驅動的新時代,如何突破過去的“產城人”發展邏輯,向“人城產”轉變?壩光開發署聚焦難點,依托“十四五”規劃,系統研究片區商業配套服務、產業導入路徑,編制《壩光片區“十四五”開發建設規劃》,謀劃打造“城市示范區”,成為新區首批完成“十四五”專項規劃銜接的三個課題之一。
同時,為貫徹落實新區管委會與市國資委框架合作協議要求,新區攜手深業集團,就壩光片區城市開發建設、園區運營、金融資本服務、產業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深圳市大鵬產城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壩光城市示范區,首個項目便是參考新加坡新型社區服務模式打造的鄰里中心。
“‘以人為本’是鄰里中心的核心理念”,深圳市大鵬產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朝輝表示,鄰里中心實質是集合多種生活服務設施的綜合性服務中心,從“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閑”,為周邊居民及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為配合產業導入,鄰里中心還兼具產業服務功能。
壩光片區鄰里中心總用地面積近12000平方米,可枕濤聽浪,也可觀鷺賞景,加上極具科技感的外觀設計,獲得“漂浮村落”的美稱。
“鄰里中心以MIC模塊化建造而成,是以‘1.5級+2級開發’相結合的創新探索,還將搭配智能辦公、太陽能、雨水循環等系統,充分體現‘三高三低三優’理念。”杜朝輝表示,項目預計明年初可交付使用,先期引入便利店、咖啡茶飲和餐飲等,既能滿足管理建設人員需求,也能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完善配套,為游客提供更周到服務。
強化保障:為高質量發展擦亮民生底色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活之基。正在加緊建設中的壩光水廠是新區首座深度處理工藝水廠,將助力壩光片區2022年實現自來水直飲。
可“遠水”解不了“近渴”。今年中,隨著越來越多產業項目落戶和重大項目開建,片區用水需求猛增。如何解決燃眉之急?
壩光開發署會同新區水務局、市水務集團、新區工務署等單位制定了壩光鹽灶水廠重啟實施方案,以安全高效供水為原則,協調大鵬新區自來水公司投入510萬元重啟壩光鹽灶水廠,設計日供水能力1萬立方米,實現了片區供水工況雙回路雙水源的運行狀態,重點保障片區東部樂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等項目的用水需求。
據了解,壩光鹽灶水廠原屬深圳市“同富裕工程”,始建于2005年。但由于片區原居民整體外遷,建成后未正式投產通水。此次重啟充分保障了一批省市重點項目建設期用水需求,提升了片區供水服務能力。
善于積勢、蓄勢,更善于謀勢。為保障下一步重點項目的用水需求,壩光開發署已提前謀劃,牽頭相關單位加快推進壩光水廠建設,著力于構建東江水、徑心水、洞梓水、鹽灶水四水源三水廠的三回路供水保障體系。并與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攜手加快推動鵬壩通道工程建設,為新區供水體系整合奠定堅實基礎,同時為新區直飲水全覆蓋規劃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10月14日,一場由臨時黨委組織的大鵬新區榕樹下居民黨史故事會在壩光水生態公園舉行,聆聽片區各單位在開發建設中遇到的各類民生問題。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收集到相關問題后,壩光開發署第一時間發揮三級協調機制,實現供水精準服務,通過“永臨結合”保障供水;及時響應企業需求,確保供電穩定性;協調市政管網使用工作,同時壩光LNG氣化站及配套管網的建成,保障了片區供氣安全,達到“哪里有需求,水電氣就供到哪里”。
日前,110千伏壩光變電站通過竣工驗收,正式投用。談起供電,老工程人、壩光開發署工程建設部負責人揭少輝深知個中艱辛。“壩光的老線路用了幾十年,都是掛空線,負荷不夠,也扛不住惡劣天氣,隨著大面積開發建設的推進,供求矛盾越來越突出;加上核電、自然保護區等‘紅線’,推進工作比較艱難。”為此,壩光開發署會同新區職能部門多次前往省里、市里協調,利用核電檢修期空當穿插作業,并根據自然保護區地勢優化塔基和線路,同步推進10千伏電線入管廊,確保變電站同步實施,保證了變電站年內順利投用。
今年,在揭少輝等建設者的全力推動下,片區還增設日處理500噸臨時污水設施,解決日益增多的排污需求;壩光LNG氣化站通過竣工驗收;協調解決了一批供水接入、通信光纜遷改等問題。
“揭少輝”們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擦亮了片區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他也因此榮獲2021年度大鵬新區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筑巢引鳳:人才安居工程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在壩光工作,面朝大海,風光好、空氣好,更有頂尖的國際生物谷集群,每天都能看到新變化,感覺很充實。”今年剛落戶壩光的纖瑞生物工程技術中心(深圳)有限公司員工董婷婷表示,唯一讓她犯難的是工作地點從南山搬到大鵬,每天通勤花費時間太長。
12月21日,董婷婷迎來喬遷之喜,搬入距離壩光僅一條隧道之隔的安居東灣半島,每天從家到辦公地點開車不到10分鐘。這里“推門見山、推窗看海”的居住環境,90多平方米不過千余元的月租,都讓她覺得滿意,不停地感謝公司及新區提供的配套設施與服務。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壩光始終把人才安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新區與市人才安居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推動下,住房制度改革步伐不斷加快。位于片區的全市首個可售型人才住房項目——安居君蘭灣府已于11月30日封頂。
“成立近5年,我們開拓了12個項目,有8個都是為壩光開發建設配套的,安居君蘭灣府項目更創下了從摘牌拿地到全面封頂不足兩年的‘壩光速度’。”市大鵬人才安居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彥杰表示,該項目跑出了人才安居建設的新速度,也體現了近兩年壩光開發建設的加速度。
目前,壩光34條道路中的20條已通過竣工驗收,葵灣路、白沙灣路全線貫通,路網基本形成。同時,高峰專線196、99和B988等3條公交線路開進了壩光,基本解決了建設者們的出行需求。
隨著安居東灣半島的入伙,安居紅豆灣府、銀葉灣府和君蘭灣府的相繼封頂,人才公寓項目二期主體結構的封頂……壩光人才安居工程體系建設已初現成效。
居住在壩光,工作在壩光,生活在壩光,此心安處是吾鄉。(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