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座“不夜城”,“夜貓子”特別多。對于很多人來說,下班之后才是一天生活的開始。
在深圳,生活節奏快,年輕人占比高,夜間消費需求大。同時,從氣候環境來看,深圳夏季時間長,在發展夜間經濟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多家研究機構發布的夜經濟報告中,深圳都是全國第一梯隊城市。前不久,相關機構聯手深圳市商務局,發布《2021深圳夜經濟消費報告》,全面剖析深圳“夜力”,并首次發布完整版的深圳夜消費地圖,讓人們再次看到深圳夜經濟的活力與潛力。
發展夜經濟,打造不夜城,是經濟發展、人口集聚、社會開放、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間空巢現象,提出“夜經濟”概念。如今,“夜經濟”已成為全球熱詞,是城市競逐的重要賽道。
從夜宵大排檔到全域產業鏈,夜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時空延展。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展望”指出,我國“夜經濟”正在邁入2.0時代——由單一業態的消費模式進階為產業多元、場景融合的模式,并已延伸到實體零售的各環節。
夜經濟之于深圳,到底意味著什么?在境外關聯本土疫情沖擊影響下,深圳消費力的快速回升,成為深圳經濟的絕對看點。而占據全天消費6成以上的夜經濟,則是深圳消費力的實力擔當。
點亮夜經濟,提升夜力值,越夜越有機。
夜經濟要凸顯夜特色。夜經濟不是白天經濟的簡單延續,也不是司空見慣的各種經濟形態的復制翻版。發展夜經濟,很難“抄作業”。從政策創新到實踐創新,營造獨特的夜間消費場景,是必備必精的基本功。當前,深圳正大力推進“1+N”夜間經濟街區規劃布局,積極開展“夜市、夜食、夜購、夜娛、夜游、夜秀”夜間消費專題活動,推動夜經濟創新發展的決心與力度夠大。
夜經濟要增強辨識度。作為一座年輕的城市,深圳沒有北京故宮、西安大雁塔這樣的歷史IP,但“年輕”本身就是深圳IP,年輕背后的文化活力與科技實力,就是深圳增強夜經濟辨識度的重要抓手。用“文化+科技”增強夜經濟傳播力、打造夜經濟品牌、優化夜經濟體驗,深圳大有可為。
發展夜經濟,最終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的夜經濟,不僅僅是為了促消費,而是城市服務功能的完善、延伸和提升。夜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促進商業升級、服務升級與基礎設施升級,帶動城市整體發展升級,點亮高品質生活之城。(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姚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