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深港合作更密更實 改革開放更廣更深

發布時間:2021-12-08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王營波

前海深港合作區堅決扛起貫徹落實“前海方案”主體責任,在深港合作、改革創新、對外開放、新城建設“四大領域”均取得豐富成果。昨日,前海深港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展情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0-2021年度營商環境藍皮書》等前海開發開放系列成果發布。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區黨工委書記、前海管理局局長、南山區委書記曾湃出席活動。

據悉,邁入“黃金十年”的“大前海”,將進一步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謀劃推進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

前海深港合作更實更密

據透露,全國首家深港澳聯營稅務師事務所落戶前海,累計實現香港注冊建筑師、澳門核數師等14類港澳人才僅需備案即可執業,推動實現“港資港法港仲裁”。支持香港金融等優勢產業在前海發展,比照內企上浮20%享受扶持。建設“兩城六區一園一場六鎮雙港”,為港人港企融入大灣區提供空間。聯合南山、寶安等舉行前海招商大會,推動40個項目落地、總投資超866億元。為港澳臺青年提供各類專項扶持資金,今年發放3批次共5100多萬元。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促進中心等平臺,累計孵化創業團隊共計549家,港澳臺團隊286家。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

前海正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今年以來,全市各部門在前海試點制度創新成果75項,累計達685項。建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推動高質量科技專利申請走向海外。前海雙15%所得稅政策延期,預計全年新增受惠企業1.2萬戶,減免稅款增加約5億元;前海稅務局推出發票“秒批”等舉措;市場監督管理局試點商事主體歇業登記制度。

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前海加快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啟動“一帶一路”貿易組合樞紐港;深圳海關牽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進出口物流時長壓縮;媽灣智慧港建成大灣區首個5G智慧港;深圳海事局推動西部港區國際集裝箱班輪通關便利化。金融開放窗口功能進一步提升,深化“六個跨境”改革;啟動建設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簽約145家金融機構;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先后上線天然氣等8個交易品種,推出“前海倉單”;深圳20家“跨境理財通”試點銀行中12家在前海落地首單業務。出臺《擴大法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行動方案》,前海法院創新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釋放擴區規模效應乘數效應

前海加快釋放擴區的強大規模效應、乘數效應,前海新城建設交通更暢、人氣更旺。加快編制實施前海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對新擴片區實施統一規劃、統一監管、統一政策,推動產業促進、金融開放、法律服務、跨境貿易、人才發展等政策同步覆蓋。亞洲規模最大區域集中供冷站在前灣片區投入運營,擴區后匯聚空港樞紐、海港樞紐、會展商務、現代服務等國際灣區核心發展要素。交通布局不斷優化,擴區后的前海有1個國際機場、2個鐵路站點、7個港口碼頭、5個開放口岸,深圳機場衛星廳投入使用,機場三跑道、深中通道正加快建設。公共配套持續完善,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加快建設。桂灣片區華潤、卓越等優質商圈項目開業,山姆前海旗艦店啟動建設,推動國深博物館開工。

前海倉單引領行業“標準”

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發布的“前海倉單”建設成果,用科技賦能供應鏈全流程管理,完善我國倉單體系,提升倉儲物流標準化程度,打通倉單融資通道。

現場發布的《基于跨境活動的企業信用報告格式規范》,是前海2021年一項重大創新。該項目從企業信用報告格式規范入手,探索和建立境內外信用服務機構的信用共建機制,是建立跨境信用標準體系的重要里程碑,借助香港信用服務機構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增強信用報告轉化標準的國際影響力。

“廉潔”護航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德勤中國發布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0-2021年度營商環境藍皮書》,從13個維度對前海深港合作區營商環境進行綜合評價。其中,開辦企業、獲得電力、執行合同3個維度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登記財產等7個維度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綜合評估,前海深港合作區營商環境已躋身全球營商環境第一梯隊,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前海廉潔狀況評估工作已連續開展5年。2020年度,前海廉潔指數(QCPI)總得分為90.67分,比2019年度增加了4.11分,呈現出逐年穩步提升的態勢,且五年來首度突破90分關口,表明前海廉潔狀況持續優化。

香港電訊牽手前海交換中心

前海管理局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全港各區工商聯簽訂合作備忘錄。至此,前海基本實現港澳主要工商協會對接聯通全覆蓋,助力前海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香港電訊與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合作項目啟動,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灣區信息融通。(記者馬培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