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每一輛公交車都將有一個“孿生體”——借助深圳華龍訊達公司木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字孿生技術,車輛傳感器實時傳回運行數據,在公交部門技術后臺搭建起“數字公交車”模型。這一應用場景,正是深圳全力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側面。
今年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實施“5G+8K+AI+云”新引擎戰略,深入推進“5G+千行百業”應用,相繼出臺支持政策,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展現出強大動能和潛力。
規模質量雙雙居全國首位
深圳是全球數字經濟產業重鎮,電子信息制造業和軟件行業基礎雄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2020年,深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30.5%,規模、質量領跑全國。
深企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深圳培育了華為、中興通訊、騰訊、平安科技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生態主導型企業。
最新數據顯示,深圳21家企業入選2020年中國電子信息競爭力百強企業,總量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軟件業務收入約占全國1/10,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11家企業入選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企業,總量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7家企業入選2020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總量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
深圳數字經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深圳高水平規劃建設鵬城實驗室、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等重大創新載體,著力構建鯤鵬創新平臺體系;推動全國首家開放原子開源技術服務中心落戶,提供開源領域的基礎設施、知識產權、法務及開源文化推廣等方面專業服務。
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深圳正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作為“最互聯網”城市,深圳加速布局以5G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建成5G基站4.9萬個,在全國乃至全球城市中,率先實現5G信號的全覆蓋,2020年獲評5G獨立組網最佳城市,2021年獲評地鐵場所、商場場所、公園場所、主要道路5G網絡質量卓越城市。重點公共場所已基本實現免費WLAN全覆蓋,加快千兆光網的部署建設,物聯感知網初具規模,實現NB-IoT網絡市區重點區域感知設備初步覆蓋,全國率先開展全市范圍的多功能智能桿部署。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積極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比如,制定出臺深圳市推動信創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金融、國資國企等重點行業鯤鵬攻關基地。同時,完善數字經濟產業政策體系,推動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數字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和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支持建成中國首座開源孵化基地——深圳·國際開源谷,推動國內開源生態和開源治理體系建設。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研發設計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深圳將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產業布局。”該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入實施“鏈長制”,打造若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特色產業鏈,重點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創意、金融科技、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等數字經濟產業。以“互聯網+”未來科技城等重大項目為引導,推動數字經濟產業園、數字經濟小鎮、數字經濟小微園區建設。
數字化轉型帶來顛覆性改變
“5G+工業互聯網”,助力傳統制造升級。欣旺達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與中國聯通合作在車間內鋪設5G網絡,對試點產線80%的設備進行升級,實現了設備實時互聯、生產數據一目了然,從而使維護產線的人力需求由原30多人降至6人,綜合推動試點產線每日產能提升17%。
目前,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服裝、家具、黃金珠寶、鐘表、皮革等深圳傳統優勢產業正積極完成數字化轉型,打通企業研發設計、生產管理、采購供應、倉儲管理、售后服務等各環節。服裝企業贏家集團建成全國首個高級女裝定制智能制造產線,實現生產成本降低20%,管理人員減少30%,設計周期縮短30%,產品交付期從30天縮短到7天,工廠“零庫存”。
欣旺達、贏家集團是深圳工業企業邁向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典型案例。事實上,工業互聯網這一數字經濟新業態正不斷深入滲透到經濟社會各領域,賦能千行百業,為深圳產業轉型升級帶來顛覆性改變,助力產業提質降本增效。
深圳全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今年8月印發《深圳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從網絡升級、平臺賦能、應用示范、數據提質、標準引領、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安全保障、服務支撐、引擎培育十大行動30項細分任務發力。
去年,工信部公布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中,華為FusionPlant平臺、富士康Fii Cloud平臺、騰訊WeMake平臺3家深圳平臺上榜,占據清單的五分之一;7家深圳企業入選工信部2020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提供商,124家深圳企業入選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記者 吳德群 實習生 陳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