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小南山俯瞰灣區之眼的那一刻,我被前海的壯美景色深深震撼了。當時,我清晰地感受到了這片美麗土地上蓬勃向上的發展腳步。也就在那一刻,讓我產生了留在前海發展的想法。”日前結束在前海短暫的暑期實習,香港青年林騰山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前海“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近年來,前海堅持高水平開放,全面加快深港合作步伐,規劃建設“兩城六區一園一場六鎮雙港”重大項目,發布“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等一系列措施。
截至目前,前海合作區累計注冊港資企業1.15萬家,注冊資本1.28萬億元,實際利用港資占前海實際利用外資的92.4%,累計面向港企出讓土地占比40.03%。前海已經成為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區域之一,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了“橋頭堡”作用。
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正式公開發布。《方案》明確指出,前海合作區的指導思想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先行先試,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豐富協同協調發展模式,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不斷構建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港企扎根最佳交匯點
前海,“國家所需”和“香港所長”在這里找到最佳交匯點。
近日,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充分依托港交所集團的管理、科技等優勢,創新推出“前海倉單”項目。該項目通過科技賦能支持供應鏈服務創新,有效解決商品現貨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為金融機構開展倉單融資提供核心風控支持。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00家企業接入“前海倉單”體系。
“正是得益于前海的先行先試政策,前海聯合交易中心才能在探索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上行穩致遠。”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董峰說。
他表示,自建立以來,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致力于建成國家級創新型商品現貨交易所,推進大宗商品現貨境內外互聯互通,完善結算、交收和金融服務鏈條,踐行服務實體經濟、建立人民幣定價中心的發展方向,建設具備行業影響力的平臺,科技賦能、服務實體的平臺,服務全國交易的平臺和服務境內外聯動的平臺。
不止有成熟的港企落地前海,更有香港創業團隊紛紛選擇前海作為起步的首站。去年10月,朗思科技CEO許可在深注冊公司,11月公司便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開啟了“深港雙核”辦公模式。“若不是疫情影響,我們可能來的更早。”許可表示,因為朗思科技主要做的是工業級激光,為能源企業服務,深圳同類公司剛剛起步,市場空間廣,發展潛力巨大。自公司建立之初許可等創業團隊就確定,在香港的公司依托香港中文大學等優質高校資源作為研發基地,主體業務項目均在深圳公司開展,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加速企業發展的目的。
許可稱,“前海與香港配合得很好,在這兒我們可獲得與香港經費最高1∶1的扶持配置,而且我們的員工在這里落戶,也有完善的人才引進政策,模式成熟的前海是目前很適合香港團隊創業的樂土。”
港人施展才能的活力平臺
前海,未來的發展藍圖特別重視面向港澳專業人才和青年筑巢引鳳。
今年8月,前海管理局、深圳市稅務局、香港稅務學會、澳門稅務學會四方共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前海將積極引導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參與各類交流活動和創新創業活動,著力打造港澳專業機構及專業人士到內地發展的“第一站”。
記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相關政策文件修訂發布以來,已有62位港澳涉稅專業人士辦理完成跨境執業登記,2家合資稅務師事務所完成行政登記,而第3家深港聯合稅務師事務所也已在前海完成工商登記,即將正式開展執業。
香港稅務學會會長吳錦華表示,此次簽約是合作形式上的重要突破和創新,讓香港涉稅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能“引進來、留得住”,前海也必將成為境外專業人士前海執業便利的精彩樣本。
除了打通深港人才流動通道,拓展人才空間,最大限度發揮人才優勢,前海還對外發布港澳青年招聘計劃,推動港澳青年在前海實習實踐、交往交流、成長成才。
就讀于北京大學的香港青年鄭雅文,今年5月份通過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最終獲得騰訊的實習機會。她說:“我是在申請暑期實習的時候才了解到深圳前海對港澳學生有這么多的政策扶持,包括住房政策、人才稅收優惠政策等,前海非常關注港澳學生的發展,以后也會考慮來深圳發展。”華僑大學香港學生趙薇在參加“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暑期實習”后表示,這次接觸了前海這邊的實習,更了解到前海的政策以及就業情況,未來可能會更大精力往前海這個方向發展。
據統計,“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開展8個月以來,截至目前,累計有144家企業發布864個工作崗位、313個實習崗位。收到港澳青年就業簡歷1907份、實習簡歷323份,其中已有62人簽訂就業協議、57人簽訂實習協議。
這批港澳籍青年中,有人已將留深工作變為現實。今年畢業于深圳大學的港籍青年李杏妍目前已結束了在前海的實習,轉正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中心的正式員工。“對于像我這樣一個剛畢業的香港新人來說,能在工作中同許多優秀的創業青年、前輩打交道,對我來說真的有很大的幫助。”李杏妍說。
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前海再向前,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是目標。
在普華永道一項按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對前海的評估中顯示,作為獨立經濟體參與排名,2017年以來,前海的排名由全球第51位持續提升至去年的第22位。在開辦企業、施工許可、獲得電力、執行合同方面進入全球前20名,營商環境已接近國際一流水準。
無論是港企紛紛扎根前海,還是港人追夢圓夢的起點,都與前海全力打造公平公開、便利高效、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緊密相關。作為探索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前海緊扣深港合作核心任務,充分發揮在深化粵港澳合作中的獨特優勢,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驅動,通過一系列政策設計和平臺打造,不斷提升開放合作能級,促進深港兩地合作邁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
前海持續不斷出臺惠港政策,讓港人港企享受前海發展紅利。前海陸續推出100余項惠港利港政策,率先構建起全方位對港開放政策體系。例如,開辦企業方面,“深港/澳通注冊易”為港澳投資者提供了在家門口注冊前海企業的便利服務。以母公司在香港的蟻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創始人劉毅文曾表示,2019年3月24日,他只用一天時間,通過“深港通注冊易”商事服務,就辦好了注冊前海的營業執照。
同時,前海在全國率先落地實施港澳居民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并允許購買公積金,營造接軌香港的生活環境,人才保障住房優先面向港籍人才配租,發行通信“前海卡”、深港交通“互通行”卡,便利港人深港兩地生活。前海還全力推進國際人才港建設,集聚促進港澳青年就業的各類人才要素和資源,努力將前海建設成為港澳青年和國際人才進入大灣區就業、創業、投資和生活的門戶、第一站和首選地。
此外,前海全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示范區建設,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前海蛇口自由貿易試驗片區條例等,累計推出法治創新成果110余項,首個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等落戶前海,積極推行“港區調解”與“港區陪審”等制度,“一國兩制三法域”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有效推進,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成為前海的鮮明特質。(記者 苑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