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廣東省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上,本報記者就“前海作為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深港合作新平臺,在推動建筑領域深港合作方面會有什么計劃安排?”這一問題,向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謝暉暉提問。
據謝暉暉介紹,經過10年多的發展,前海陸續推出100余項惠港利港政策,全方位對港開放,現在已經成為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最成功的區域。對于建筑服務業而言,前海是一個可以拓展香港建筑服務業發展空間的地方,也是內地建筑業能夠試點與國際接軌的地方。作為深港合作的先行區,前海是內地開展粵港建筑業合作最早的區域之一。為探索總結深港兩地工程建設管理經驗,前海先后試行了建筑師負責制、全過程工程咨詢等創新管理模式,并于2013年開始試行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先后批準嘉里中心、騰訊數碼大廈等6個港資項目及10個政府投資項目作為試點。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底,已有58家香港專業機構和190位香港專業人士在前海開業執業。
謝暉暉表示,接下來,前海將深入開展深港建筑領域合作改革探索工作,著重從建立適應國際通行規則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加快建筑服務業與國際接軌。一是加強工程建設標準協同融合發展。與香港共同開展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研究,探索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工程建設協同標準,在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適用或采信香港地區或國際先進標準。二是以推進建筑師負責制為牽引,積極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支持投資咨詢、招標代理、勘察、設計等專業化咨詢企業做精做專,鼓勵有能力的工程咨詢企業提供集成化、多樣化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推動形成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專業化咨詢服務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格局。三是借鑒香港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加快完善工程造價市場形成機制。(記者 劉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