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四季見花”成為深圳人生活的常態。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當天上午,深圳市2021年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騰訊濱海大廈舉行。該活動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低碳生活,綠色時尚”為主題,旨在引導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
啟動儀式上首先播放了深圳生態環境形象宣傳片與深圳生態環境工作專題片,展示我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成就,以及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決戰決勝污染防治攻堅戰、“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創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公眾參與等方面取得的實績成效,號召廣大市民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共建美麗家園。
在活動現場,市有關部門的領導為榮獲治污保潔工程領導小組特別獎、治污保潔工程優秀項目、廣東省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等獎項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頒獎,并為2021年度深圳市自然學校、環境教育基地授牌,表彰他們為深圳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隨后,與會嘉賓共同碰觸啟動按鈕,宣布深圳市2021年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動員社會各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建深圳美麗家園。
“藍天白云,水清岸綠”“推窗見綠、四季見花”成為常態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李水生致辭說,近年來,深圳勇當可持續發展先鋒,以最高規格、最大力度、最強舉措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用4年時間補齊40年來的水環境治理歷史欠賬,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水環境實現歷史性、根本性、整體性轉好;不斷擦亮“深圳藍”城市名片,2020年PM2.5降至19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灰霾天數降至3天,創1988年以來新低;順利完成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任務,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和“千座公園之城”,獲評全國首個副省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藍天白云,水清岸綠”“推窗見綠、四季見花”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
李水生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之間,關乎“國之大者”。“十四五”時期,我市生態環境質量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
碳普惠聯盟倡導推動市民節能減碳
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指導下,由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牽頭,聯合9家單位發起成立深圳碳普惠聯盟,首批企業包括騰訊公司、巴士集團、機場集團、能源集團、深智城集團、交易集團、興業銀行、中碳能源、廣電集團等,共同發起“碳普惠·圳先行”倡議,鼓勵全體市民行動起來,響應國家推動綠色生活方式號召,形成生態文明共建、共享、共治、共守的新發展理念。深圳碳普惠聯盟成員單位將聯手探索,在碳普惠方法學研究、標準編制、模式創新、科普教育、宣傳推廣等多維度展開合作,鼓勵更多行業生態伙伴為用戶創造節能減碳的產品和服務。
此次活動中,騰訊公司作為深圳碳普惠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為公眾參與碳普惠打造的低碳互動科普小程序“低碳星球”正式亮相,通過趣味化、互動性的創益形態,倡導公眾形成綠色低碳生活習慣,探索利用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創新能力助力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該小程序將于今年8月正式上線。
活動當天,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與騰訊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碳達峰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等多個領域探索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深圳模式,共同推動互聯網科技與生態環境工作深度融合,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更高水平的美麗深圳貢獻力量。
未來深圳將進一步發揮互聯網、大數據、科技創新優勢,以匯聚低碳行為數據的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發布“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公益”等全場景適用方法學,構建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普惠模式,打造國內首個雙聯通(低碳行為數據平臺與碳交易市場平臺互聯互通)、四驅動(商業獎勵、政策鼓勵、公益支持和交易賦值)普惠體系。
據了解,碳普惠是指對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予一定價值,并建立起以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正向引導機制。具體來說,深圳碳普惠將公眾公共出行、節水節電、使用可再生能源、開展綠色消費等生活中的低碳行為進行記錄,依據低碳行為方法學計算產生的碳減排量,例如,計算公眾乘坐地鐵公交代替燃油車出行、節約日常生活用水用電、購買有碳標識的低碳產品等行為所減少的碳排放。低碳行為產生的碳普惠減排量由碳市場企業購買用于碳市場履約,或各類單位機構、個人、大型活動舉辦方購買用于碳抵消和碳中和,再將交易收益回饋給開展低碳行為的公眾,以實現惠及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