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舉行。省委省政府對獲得2020年度廣東省科技獎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2020年度省科技獎頒出180項,深圳有53個項目獲獎,分別為自然科學獎3項、技術發明獎4項、科技進步獎46項,一等獎數量達到16項。獲獎數和一等獎數均創歷史新高,獲獎量占總授獎項目比重達到30.1%。
這意味著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基礎研究實力不凡。南方科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兩所建設時間不長的高校,此次在眾多省內高校、科研院所中脫穎而出,各有1個主持完成項目首度獲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反映出深圳自2018年以來,每年財政科技專項資金加大投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效。
南方科技大學的“基于有機催化的不對稱軸手性化學”項目,研究團隊利用有機催化這一綠色新興技術,在不對稱軸手性化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研究成果,開辟了軸手性烯烴這一新興研究熱點,實現了多種新型軸手性骨架的高效構建與應用開發,為手性物質的來源提供了原始驅動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邊坡內生裂隙形成與優勢流孕災滑坡機制”項目,研究團隊揭示和建立了邊坡土體裂隙形成、優勢滲流演化、降雨加速滑坡三階段孕災機制及其評估基本理論,為滑坡早期辨識、中期預測和晚期臨災評估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
科技抗疫成果顯著。由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大學、深圳市人民醫院、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參與的“新發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與臨床診治”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彰顯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深圳科技力量與使命擔當。
建筑科技成果斐然。建筑交通與水利評審組評選出了4個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深圳主持完成的項目占了一半,顯示出深圳在建筑科技領域領先的研發水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牽頭完成的“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創新與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圍繞我國首座600米級超高層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北塔工程重大需求,研發了以“安全領導力驅動文化建設與行為管控”為核心的施工安全LCB理論與技術體系等多項超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創新與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牽頭完成的“面向大型復雜結構健康服役性能的工程驗證技術方法及工程應用”項目,圍繞在結構性能跟蹤和結構性態內在機理解讀等方面為提升結構服役性能提供了特有技術和方法,應用于50余項大型結構,為提高廣東省設計建造水平、引領示范全國作出重要貢獻。
■深圳特區報記者聞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