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魯軍于雪魏沛娜
編者按
電影,人類藝術史上的明珠。
中國電影市場,從2020年起穩坐全球第一大票倉。
在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型的過程中,“深圳力量”正在崛起,光彩日盛。
據統計,深圳目前有電影相關企業16000多家,龍頭企業崛起,行業黑馬頻現,引來多家國際知名電影企業加速搶灘布陣,逐浪奔騰。
作為國際知名的創新之都,深圳以其無可替代的文化產業基礎以及技術、資本等優勢,激發澎湃動能,當仁不讓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的引擎。
對標洛杉磯等國際電影產業發達城市,深圳如何取長補短?相較于產業鏈更為成熟完善的京、滬,深圳又有何發展良策和創新舉措?
今天起,深圳商報/讀創推出《深圳電影產業發展調查》系列獨家報道,以饗讀者。
2021年2月,電影春節檔成績單出爐:深圳以2.11億元票房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三,僅次于上海、北京,占比廣東省總票房近1/4。
3月,第93屆奧斯卡獎公布提名,深圳市中匯影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出品的電影《少年的你》入圍“最佳國際影片”,深圳宏禧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與愛爾蘭國寶級動畫團隊卡通沙龍共同出品的電影《狼行者》獲得“最佳動畫長片”提名。
最近,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2》、林峯主演的《黑金風暴》等新片在深圳東部影視產業園取景拍攝。制作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深圳洛克特視效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抓緊制作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重點獻禮片《長津湖》。
與流光溢彩的市場相呼應,深圳正在實施“電影產業提質計劃”,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在2021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提出,未來5年,深圳將全面實施“文化軟實力躍升行動”,其中電影產業備受關注。
連日來,深圳商報/讀創記者先后走訪了多家電影產業園區、企業,以及制定相關政策的政府部門,試圖摸清深圳電影產業的發展脈絡。
深圳電影軍團屢創奇跡
據天眼查數據,截至2021年4月,深圳與電影類相關的企業數量為16000余家。而在2015年,這個數字才300出頭。
記者調查發現,深圳電影企業類型豐富,業務多元:華強方特、崇德動漫等擁有知名IP“熊出沒”“巧手魯班”;洛克特以技術“突圍”,憑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爆款電影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中匯影視以孵化影視項目為主,IP儲備超過90部。
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過程中,“深圳軍團”屢創奇跡,行業黑馬相繼躍出:深圳市定軍山科技有限公司開創了電影播映新模式,參與制定了點播影院放映國家技術標準;深圳市環球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數字影院臨境音系統和GDC自動化數字影院系統兩項技術,其數字影院服務器安裝量位居中國及亞太地區第一、全球第二;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自助式云渲染”的開創者,它提供的影視渲染服務占據國內85%的市場……
“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動能最強、潛力最大的城市。”深圳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仲鳴告訴記者,深圳營商環境優良,高新技術發達,產業資本活躍,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完備。特別是深圳動漫和游戲業起步早、發展快,騰訊、華強、環球數碼、創夢天地等多家龍頭企業競爭力強,專業人才聚集,加上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頒布實施,商業嗅覺靈敏的電影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深圳涌現。
得益于強大的科技創新體系,深圳電影產業發展從一開始就步入了快車道。
“深圳很早就實現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深圳洛克特視效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聶華軍告訴記者,“深圳發展電影產業具有三大優勢:活躍的民間資本、以創新為靈魂的技術、毗鄰港澳的地理位置。深圳電影產業已經形成‘影視+科技’的鮮明特色。
現代電影離不開技術支撐,而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是中國的一面旗幟,無論是人才聚集還是技術創新,都走在全國前列。”
成立于2017年的洛克特目前正在布局影視文化創意產業賦能板塊,聯合龍崗區政府共同打造深港國際影視后期制作基地,目標直指全國首個數字影視制作先行示范基地。
資本助推電影產業發展提速
短短幾年間,深圳電影企業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背后離不開資本的推波助瀾。
根據2020年3月發布的《中國城市資本活力指數報告》,深圳在中國經濟總量前20位城市中,資本活力綜合排名高居榜首。2019年深圳創投業在全國完成投資497億元、992個項目。
而早在17年前,深圳資本就率先進入電影市場,領跑全國。2004年,深圳發展銀行以5000萬元投資電影《夜宴》,開創中國民營文化企業向銀行貸款拍電影的先河,最終賺得2億元;2007年,招商銀行以5000萬無擔保貸款投資《集結號》,獲回報上億元。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破百億元大關,各路資本蜂擁而入,深圳成為最早誕生民間私募電影基金的城市。無論是港片《急先鋒》《神探蒲松齡》,還是文藝片《白日焰火》《黃金時代》等,背后都有深圳資本注入。
同時,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為解決影視企業的項目與資本方對接難問題,于2018年9月啟動“文化產業板”影視資產托管平臺影視融資中心,有的放矢,提供確權、確價、交易流通服務。
渠道通暢,資本逐利而來,不少全國性頭部企業將深圳劃入南中國的布局核心。2014年深圳“華誼兄弟文化城”項目起航。2020年,擁有阿貍、羅小黑多個知名動漫IP的融創集團在深圳成立影視傳媒公司,投資了《刺殺小說家》《我和我的祖國》等,加速布局“文旅帝國”。
“在深圳,只要你的項目足夠好,永遠不需要為找投資而發愁。”聶華軍告訴記者,自從洛克特參與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大賣,聞訊而來的投資方就絡繹不絕。
5年以后,要讓影視從業人員來深圳“南漂”
憑借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深圳正在崛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的引擎。
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汪洋認為,很多和數字化相關的企業都在深圳,它們對電影的參與幾乎無處不在,深圳本土做渲染、動效、特技特別好的技術型公司參與了很多國內外經典作品的創作,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中的角色,未來有無限可能。
深圳東部影視拍攝基地從2018年啟用以來,已建成標準攝影棚、綜合攝影棚、綠幕特效棚、飛機艙實景、道具庫等影視全產業鏈配套體系,為影視攝制提供全流程服務。
“深圳寸土寸金,我們選擇走‘小而精’路線,致力滿足都市題材劇的拍攝需求,為大灣區乃至全國提供有競爭力的專業配套服務。”深圳東部影視城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堅說:“深圳的基因是創新文化,而這種長在骨子里的創新精神,將會帶動電影產業找到深圳自己獨有的模式。”
“盡管行業資源和人才基礎都在起步階段,但深圳擁有市場、技術、國際化視野,能讓我們更好地連接國際。”深圳宏禧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楊瑩表示,公司與愛爾蘭國寶級動畫團隊卡通沙龍合作的《狼行者》已被美國蘋果公司收購了互聯網版權。
2020年10月底,位于寶安的新橋影視基地作為深圳首個以國際標準建設的現代數字化攝影棚正式啟用,標志著深圳影視產業鏈進一步完善。運營方金鼠影業集團總裁敬軼群告訴記者,希望“以小球帶大球”把大灣區的影視力量凝聚起來,以“影視+”為核心發展方向,聯動粵港澳周邊影視基地,整合國內優質影視資源,打造集影視拍攝、視效制作、宣傳發行、版權交易、影視培訓等影視全產業生態鏈于一體的大灣區影視產業樞紐中心。“5年以后,要讓影視從業人員來深圳‘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