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全球分析師大會上發言。
在3月底發布2020年業績后,華為昨日在深圳舉行第18屆全球分析師大會,透露未來的戰略走向。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會上表示,華為今年的目標除了“活下來”,也要“爭取活得好一點”。
華為2020年報顯示,去年業績增長速度放緩,但基本實現經營預期,銷售收入891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8%,凈利潤646億元,同比增長3.2%,研發投入1418.93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15.9%。徐直軍說,2021年對華為來說仍然充滿挑戰,但也是未來戰略逐步清晰的開始,華為要討論未來“如何走,向何處去”。“華為前兩年沒有太多時間思考未來能不能活得好一點,現在發現活下來有希望,爭取活得好一點”。
徐直軍在會上闡述未來五項關鍵戰略舉措:一是優化產業組合,增強產業韌性,尤其是增強軟件能力、加強先進工藝弱相關產業投資和智能汽車部件產業投資;二是推動5G價值全面發揮,定義5.5G,牽引5G持續演進;三是以用戶為中心打造全場景無縫的智慧體驗;四是通過技術創新降低能源消耗、實現低碳社會;五是努力解決供應連續。
在外界關注的供應鏈問題上,徐直軍強調,要讓整個半導體產業回歸正常商業秩序,根本答案是重建全球信任、恢復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合作。世界依然處在一個復雜動蕩的環境中,疫情的反復、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確定性,會是每個國家、企業和組織的常態化挑戰。他坦言,華為對于“被美國摘出實體清單”不抱幻想,“我們的總體戰略都是圍繞長期生活在實體清單下,還能生存和發展而制定的”。
為了求生存,華為加大了研發投入,未來會面向基礎和前沿科學進行持續投入,攻克世界級難題。面向下一個10年,針對人口老齡化與能源高消耗的發展問題,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首次提出了“智能世界2030”的九大技術挑戰與研究方向,分別是:定義5.5G,支撐未來千億規模的多樣性聯接;在納米尺度上駕馭光、實現光纖容量指數級增長;走向產業互聯,網絡協議必須優化;通用算力遠遠跟不上智能世界的需求,必須打造超級算力;從海量多模態的數據中高效地進行知識提取,實現行業AI的關鍵突破;突破馮諾依曼限制,構建百倍密度增長的新型存儲;將計算與感知結合,實現多模交互的超現實體驗;通過連續性的健康監測實現主動健康管理;構建智慧能源互聯網,實現綠色發電、綠色儲電和綠色用電。“人類社會發展將進入新的高度,我們希望“產、學、研、用”聯合起來,在世界難題中迎接挑戰,在愿景驅動下探索方向,讓聯接更強,讓計算更快,讓能源更綠”,他說。
華為首屆分析師大會于2004年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8屆。本屆分析師大會自2021年4月12日至14日舉行,期間將舉辦多個分會場供來自國內外諸多業內專家交流,分享觀點。本屆大會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為主題。
【深圳商報訊】(記者陳姝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