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壽根
3月21日,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經濟學、管理學博士后任壽根教授參加“深企V力量”中國商事主體發展高峰論壇議程時指出,當前深圳的城市屬性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會更加突出科技屬性和金融屬性。
任壽根在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時指出,經濟周期是重要的經濟現象,當前經濟形勢面臨復雜的發展環境,很多企業、投資者擔憂會出現滯脹,也就是經濟出現停滯不前、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同時又會出現高的通脹率,還存在高失業率。
任壽根表示,第四次技術革命爆發以來,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不斷發展,新能源逐漸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和關鍵,石油價格很難出現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的暴漲。“我們認為滯脹這個現象在近3年之內不會發生。”任壽根說。
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為何股市、樓市這么漲?任壽根解釋說,當前實體經濟跟泡沫經濟已經發生徹底分離,“未來如果不加息的情況下,我判斷泡沫經濟還會進一步地發展,實體經濟依然會遇到很大的困惑。”
“所以全世界未來5-10年要共同應對的一個問題是什么呢?這個泡沫能否永遠地持續下去,那就取決于通脹率。我個人判斷3-5年不會出現滯脹、不會出現金融危機。”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環境,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基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發展國內消費市場,來消化潛在的風險。與此同時,在第四次技術革命發展如火如荼的情況下,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生產率,來降低通脹率,緩解泡沫,化解這些危機,打開新發展格局。
“當前深圳的城市屬性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會更加突出科技屬性和金融屬性,也會積聚更多的高科技企業。”任壽根指出,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雙區驅動”進程中,“十四五”規劃也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會出臺很多鼓勵性政策,會吸引更多的科技企業積聚,產業鏈、價值鏈、信息鏈的挖掘會爆發更多的價值力,也會蘊藏空前的機會。伴隨而來的是市場會不斷發生細分,發生裂變。當大量企業聚集在一起,高新技術互相碰撞、互相啟發,就需要通過資產組合不斷地去擴張自己的實力。
任壽根指出,目前,深圳在基礎研究方面積極補短板,建設了很多高校,引進了大量科學家和高水平人才,這些都為科技創新發展儲備了后備力量。從國際上其他發達城市的發展經驗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正處于這個變化期,全球性的人才、資金、信息流會在這里發生聚變,從而能夠為未來企業發展提供重大機會。“讀創可以在這個信息流里面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王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