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i機器人可用于地鐵站、圖書館等多種場景。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2035年的發展目標是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為展現深圳在建設科技中心和科學中心上的細節,《深圳商報》今起推出《科創會客廳》欄目,對話在深圳的科技創業者和科學研究者。
本期會客廳,我們采訪了一位與深圳經濟特區同齡的以色列創業者,聽一聽他為什么會感慨“找不到離開這里的任何理由”。
“我希望自己的企業成為服務機器人界的標桿,如同蘋果公司。”昨日,來自以色列的Gal Goren對深圳商報記者如此表示。
“我今年40歲,我知道深圳經濟特區也是40歲。”與深圳同齡的Gal Goren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高國仁。2017年,高國仁選擇舉家來深創業,從零開始成立睿博天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自2018年推出一代產品后,至今賣出了5000多臺,睿博天米的規模在過去3年內增長3倍。目前,睿博天米的月產能是1萬臺,機器人銷往36個國家和地區。
高國仁的辦公地點位于福田保稅區的長富金茂大廈,窗外望去便是深圳河的入海口。談起2016年的離鄉創業,高國仁給出的理由是:在以色列已經研發出產品概念,希望在深圳變成產品。他用“震撼”一詞來形容對于深圳的第一印象:“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座如此年輕卻如此發達的城市。”目前,temi機器人的運營總部、全球技術支持中心以及生產基地均設立在深圳。
睿博天米英文名叫temi,取自“tecnology(技術)”和“大米”兩詞的結合。高國仁說:“希望自己的科技產品像大米一樣不可或缺。”與很多服務機器人追求“人形”不同,temi的產品由一塊屏幕和身體組成,可實現厘米級地圖構建和空間定位。據高國仁介紹,核心技術為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搭載360度激光雷達,配合自研算法,可靈活調配機身中的60余個傳感器,進行精準人臉識別和智能避障。通過捕捉用戶形態,還可實現智能跟隨。
temi很“年輕”,但已在中國市場多個場景規模化落地:在香港港鐵近百個地鐵站,會有機器人為乘客提供查詢、領路服務;在深圳的圖書館,會有機器人為讀者找書、查書,提供圖書借閱歸還等服務;在騰訊大廈或者星河灣售樓中心,會有機器人為客戶迎賓、導航……
2020年疫情期間,temi機器人不僅被以色列官方列為解決方案,也首次走進了中國的養老院。高國仁表示,“新冠疫情為這一行業帶來巨大推動作用,這對我們來說是難得機遇。”在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舉辦的年度評選中,睿博天米獲得2020深圳服務機器人技術創新獎。帶著10歲兒子上臺領獎的高國仁說:“希望產品從深圳走向世界。”(記者錢飛鳴袁斯茹文/圖)